奇宝库 > 服贸会首次举办中东主题推介活动,海湾国家看好中国市场前景沙特中东地区

服贸会首次举办中东主题推介活动,海湾国家看好中国市场前景沙特中东地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的“中东热”也蔓延到了服贸会。

作为2023年服贸会重点推介洽谈活动之一,9月4日下午,北京-中东投资贸易推介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据悉,这是服贸会首次举办中东主题推介活动。阿联酋、沙特等11个中东国家的政府官员以及金融投资机构、商协会和企业的高层代表,同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现场一座难求,参会人员超过300人。

举办北京-中东投资贸易推介会是落实北京市领导出访中东地区国家成果的具体举措,旨在加强与中东地区国家投资贸易合作,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和中东地区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一带一路”倡议为北京与中东地区国家合作开辟了新机遇,双方交往日益密切。

司马红表示,北京拥有中东国家发展所需的市场、技术和产业经验,希望通过双方合作助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欢迎中东国家的投资机构和企业来北京投资兴业,在智慧城市、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加强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北京金融业开放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贸易额迅猛增长。2022年海湾国家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中国自2018年开始就超过欧盟成为海湾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沙特和阿联酋是中国在海湾地区的前两大贸易伙伴,中国与这两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占中国与海湾地区贸易总额的比例常年维持在70%左右。

沙特阿拉伯驻华副大使阿卜杜拉·穆萨特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和沙特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增长体现了两国经济关系的深度与可持续性。他强调,沙特致力于扩大同中国的非石油贸易规模,并进一步扩大两国相互投资,希望利用好现有的贸易投资机会,鼓励政府和私营部门交流互访,从而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合作,特别是借鉴中国在服务领域的先进经验。


(图为北京-中东投资贸易推介会现场 图片来源:北京贸促会)

“沙特与中国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典范。”沙特-中国商务理事会主席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一直保持着沙特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22年,沙中双边贸易额为1160.4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几乎每场涉及两国经贸合作的论坛都会达成不少贸易和投资协议。比如,近期,在沙特城市、农村事务和住房部长马吉德·霍盖尔的见证下,两国企业和银行签署了12项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13亿美元。

此前,阿吉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加速了自身经济的崛起,也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世界形成了良性互动。随着中国不断深化的开放政策,许多外资企业都受益于更广阔的市场和更清晰的商业环境。 期待中国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强金融市场开放、倡导绿色经济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为全球企业创造更多机遇。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的全球经贸格局之下,中国和中东投资贸易合作正在迎来新机遇。经济学家曹远征在当天的活动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链正在重组之中。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产业链并没有受“小院高墙”政策的影响向“友岸生产”、“近岸生产”集中,反而在“一带一路”沿线聚集。

“这似乎出人意料,但又不出意外。”曹远征认为,这背后体现了各国企业对成本和效率的关注。他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资源富集,特别是中东地区,而中国具有制造业优势,尤其重化工制造业在全球占中心地位,中国的钢铁、铝、有色金属的产能占全球60%以上,中国周边地区如东盟又富集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曹远征认为,当前,全球经贸发展的新形势是:如果中国重工业向上发展,就跟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产业相结合;如果向下发展,就跟东南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结合。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将有望推动全球最有竞争力、横贯欧亚大陆的产业链的重构。这为中国和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