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对华出口下降可能只是表象?表面脱钩,内里还有别的“小心思”德国美国德企中德

对华出口下降可能只是表象?表面脱钩,内里还有别的“小心思”德国美国德企中德



德国对中国的出口正在减弱,而这一切的背后或许隐藏着的是许多德企的新战略。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的科学家们以"独特的出口差距"来描述当前德国对华的出口情况。目前,德国对华出口的疲软程度远远超出了过去的预期。过去中德贸易的规则普遍是:中国经济增长越强劲,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发展也就越好。然而现在,虽然中国经济涨幅较过去出现减弱,德国对华的实际出口额却出现了持续下降。基尔贸易研究员斯塔默(Vincent Stamer)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前只有一种理由来解释这样的情况:过去,德国企业出口到中国的产品,现在普遍选择在当地生产。


▲图源: IMAGO

许多在华德企都扩大了他们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如巴斯夫、梅赛德斯和大众汽车。这些公司越来越多地将其在中国赚取的利润再投资于中国境内。巴斯夫便是其中典型且极端的例子:这家德国化工企业目前正在中国建设第二个综合生产基地,预计将耗资100亿欧元。大型德企的项目落地通常也会吸引大批德国供应商在新工厂附近落户,因此,诸如此类的“出口缺口”最终会不断扩大。


▲图源:Basf SE

随着“出口缺口”不断扩大,另一种形式的脱钩也将随之而来。

毫无疑问的,一些德企希望在华业务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他们希望在本地销售的所有产品都能实现完全的在华生产,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不同类型的“脱钩”。这些公司并不是要与中国脱钩,而是要将其在中国的业务与其集团总部的其他业务脱钩。这意味着,公司总部只是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很大程度上将退出管理层。

这一切的背后还有在华德企的另一层担忧:他们担心,中美间的冲突将进一步加剧,如若局势恶化,欧盟将很难保持中立,因此这些公司需要提前寻找出路。换句话说,这些企业希望将自己在中国的业务能够实现完全独立,这样就能抵御来自西方的制裁。

▲图源:IMAGO/KH

然而,当冲突真正发生时,这样的算计是否真能奏效依旧存疑。如果中美真的卷入军事冲突,美国可能会实施比对俄罗斯更为严厉的贸易制裁对抗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中,美国曾成功地将中国完全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虽然这样的情况尚不会轻易重演,但当形势变得愈加严峻之时,德国人被认为必须考虑美国可能采取的行动。

(欧洲时报德国版编辑晓梦编译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