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年底就业将经受考验:996的福报,也许真的成了福报失业拖欠款民营经济

年底就业将经受考验:996的福报,也许真的成了福报失业拖欠款民营经济



数据给了我们极大的困惑,不同的来源,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青年失业率。

国家统计局应该最具权威性,青年失业率连续三创新高,为21.4%,这个令人紧张的数据,自媒体却认为不准确,实际水平还要高得多;连老外也在拿中国的失业率说事,于是,统计局干脆宣布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



我们当如何判断经济的实际发生?

个人感觉多半是井蛙之见,可是,失去了权威数据,除了井蛙之见,又如何?从信息论的角度说,知微亦可见著。

我的一位老朋友非常要面子,大晚上打电话东拉西扯,我当然知道他又有什么鬼想法了。这人就是太好面子;转了一大圈,原来失业了。四十多岁的人,失业了很纠结,工薪太低还不接受,而站在公司的角度,这种老油条招聘进来,还不够给老板添堵。



忙了一晚上,所有的回答都是:你就别没事找事了。

因为,有的老板已经躺平了,有的老板正在躺平的路上,还有的老板已经把躺平当成了奋斗的目标。不管怎么说,民营经济的情况的确不太乐观。

最近为民营企业专门增设了机构,民营经济发展局,这说明政策是温暖的。民营经济发展局工作一上手,主要是清理拖欠款。这个工作要在五年前做,正应了那句网络糙话:天空飘浮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现在可以说,太晚了。

做企业的人看政策,会认为政策不是保民企,是在保就业。



为什么说太晚了?

拖欠款大面积地存在,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很多是地方与国企在拖欠,这是任何一种经济形态都无法容忍的,市场信用链被打断了,当然会出现流动性陷阱。

在过去的五年里,有多少企业死在了拖欠款上?

这哪里需要什么行政管理部门来治理,根本就是无视法治经济。如果企业拖欠了税款,税局有明确的罚责,那么,地方财政拖欠了企业,又应该如何对待,如何有效地解决?这本来根本不是事,是干预之手干预不了自己。

政策对中小微企业也出台了不少纾困政策,主要是增加贷款的额度,实际效果不尽人意。一方面是中小微企业信用低,对银行来说的确风险较大,另一方面,遍布天下的金融中介,谁又能说不是一个局?你去银行搞不惦的,中介可以,用的还是银行的款,说是加了一种担保,实际上又跟了一个反担保,纯属雁过拔毛,一下把财务成本提上去了,高的甚至超过了15%的利率。

一方面是拖欠款长期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是通过贷款,预支了企业的预期利润,很多企业活着,实际上已经资不抵债,经历了三年疫情后,很多企业十几年的家底消耗得干干净净。

当然,重视了比无人问津好。



真正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面对着全球经济衰退的复杂环境,民企要想恢复元气,需要时间,而中国的经济结构有一个特点,是倒置的。国企占有80%的资金资源,仅支持了7%的就业;民企占有20%资金资源,却支持了80%以上的就业,这种资源的错配自然有它的底层逻辑,但是,经济的好坏,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可持续性,最终取决于民生。

民企的退潮,会给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时间过的飞快,专家们预测的强劲复苏缺少数据的支持,政策已经开始全力以赴地拉动房地产,说明形势并不乐观。

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小微企业不能过于依赖政策,在一个生产过剩的周期中,强者恒强,一场优胜劣汰的洗牌在所难免,年底就业将经历考验,被广大劳动者骂得狗血淋头的马云的福报,也许真的成了福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