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涅槃谋“新生” 混改以制胜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涅槃谋“新生” 混改以制胜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涅槃谋“新生” 混改以制胜

——“国企改革看青海”系列报道之三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面对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市场,如何激发内生动力,如何在竞争中增强实力?混合所有制改革正是实践者对时代之问的回应。

国企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混改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是一次国资国企打破原有体制的“新生”,是一场大破大立的变革。

青海国资国企开放包容通过与社会资本“亲密接触”取长补短,青海省国资委认真研究混改文件精神、工作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梳理符合条件的省属国有企业清单,确立混改思路、试点单位、改革举措、重要节点等,扎实推动各项举措落实落地。

国企改革三年时间已过,青海国企通过股权结构调整带动治理结构更加有效制衡、规范运转,进而带动企业管理理念、市场化运营机制、企业文化等各领域发生转变。

今天,青海国有企业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国有资本正在实现涅槃“新生”。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涅槃谋“新生” 混改以制胜

盐湖股份如翠玉般生产盐田。青海盐湖股份提供

大破大立,一次企业与产业的“新生”

青海最西部有一片被人们称作“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这里目光所及皆为戈壁荒滩,但就是这样的环境有着我国最大的以温石棉采选为主业的老牌国企——青海创安有限公司。自1958年建成投产以来,创安公司承担着为我国开采、储备、加工战略物资石棉资源的重要任务,并成长为中国石棉产业龙头企业。

然而,自2010年以来,创安公司主营业务遭受挫折,公司内部体制机制僵化、管理水平差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至2018年企业负债率达122%,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一度濒临破产……

在昆仑山脚下,柴达木盆地,有着中国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矿产“聚宝盆”。这片土地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60余年的耕耘下,不仅填补了中国无钾的历史空白,还造就了我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但是,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中国对锂资源的需求逐步攀升,如何打破受制于人的局面,掌握锂资源主动权成为当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据统计,察尔汗盐湖氯化锂储量达1200万吨,占全国盐湖锂资源总储量的50%以上,高效提锂迫在眉睫,但超高镁锂比、低锂盐湖卤水的特性,使得卤水提锂技术成为世界性难题……

两个老牌国有企业,一个面临企业的生与死,一个面临产业的再突破,同在十字路口,踌躇不前、原地踱步,是混改给了企业自救与突围的勇气与方向。

“漫长的寒冬中,企业痛定思痛,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开展自我改革,全面推进以产权重组为核心的混改,破解结构混乱,机制僵化、管理粗放等问题。”青海创安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世周说。

2020年,创安投入国有资本总量8220万元,引入非国有资本投入总量7560.8万元,对石棉主业“采、选、销”三个环节完成混改。改革当年实现扭亏为盈,营收同比翻番。至2022年底,企业累计生产温石棉产品13.56万吨,销售温石棉产品14.13万吨,较2019年改革前分别同比增长147.5%和150.1%。目前,企业效益连年攀升,走上了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另一边,在察尔汗盐湖,面对在超高镁锂比的卤水中提锂,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种条件下提锂,既不经济也不可能。但是盐湖股份凭借一腔产业报国的热情提出“没有不可能”,大胆引入民营资本青海科达锂业有限公司和青海威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分别占股37.80%和10.78%。两家企业带来了先进的吸附提锂技术“从盐液获得氯化锂的方法和实施此方法的设备”“用于制造颗粒吸附剂的方法和实施此方法的设备”,为公司突破超镁锂比低锂型卤水中提取锂盐的技术奠定了基础。

混改后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6个专业研发室,从吸附剂合成、工艺装备优化、新产品开发等方向开展系列研究工作,短短几年间,申请专利达40余件,获授权专利30余件,其中发明9件。同时,破解了超高镁锂比卤水中提锂的世界难题。

蓝科锂业公司党委副书记米占胜说:“2022年,随着企业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沉锂装置全线完成试车,产品主含量达到电池级标准,代表着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工艺全线贯通。”

令人自豪的是,今天,蓝科锂业已形成3万吨/年碳酸锂产能,为全国锂业第三、盐湖提锂第一,并且全国三分之一的锂电池来自青海。

青海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全省实施效果来看,经过大破大立,已完成混改主体任务的企业经营业绩得到显著改善。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涅槃谋“新生” 混改以制胜

蓝科锂业生产车间。青海盐湖股份提供

转变机制,一次创新发展的“活力”释放

走进创安公司石棉采矿区,一辆辆重型卡车在矿区与生产区间来回穿梭,工作30年的司机李光忙碌其中。当问起变化,李光打开了话匣。

“你可能不会相信,我们以前近20年没涨过工资,工资最低的时候只有2000元,我开运输车已经有十年了,企业没钱保养和维修,出了问题只能自己倒腾,有次汽车打不着火,几个月都没收入。”李光告诉记者,公司许多普通职工不仅买不起房,供孩子上大学都是问题。

员工收入低正是这家老国企体制不顺、机制僵化、不同产权主体混杂交织、管理粗放混乱的典型表现。从混改入手,企业实现破局。

目前,创安公司下辖6家全资公司、6家控股公司、6家参股公司,集团化已基本形成。权属公司“五自”的市场化地位更加明确。

同时,制定《青海创安有限公司中长期激励机制实施方案》,采用超额利润分享方式,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关键岗位、干部职工按照超额利润完成比例,阶梯式进行超额利润激励,在推动分配向一线、关键岗位倾斜的同时,实现了薪酬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岗位职责和岗位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方式调整。

李光说:“现在有了好机制,多劳就能多得,我天天充满干劲,企业给换了新车后,这不本月我又获车队绩效前三,去年全年收入16万元,变化天翻地覆!”

来到察尔汗盐湖蓝科锂业生产车间,动力车间副主任席国钊正在生产一线查看管道线路,他所在部门负责企业的水、电、气、暖供应,是企业“动力源”,目前已进入全年第三季度,他们火力全开针对年度目标任务再冲刺。

蓝科锂业混改后,突破原有国企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搭建起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制定三会一层权责清单,董事会授权管理制度,授权清单,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并探索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坚持战略引领、市场导向、增量激励应用原则,坚决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021年企业实施‘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围绕‘提产、增效’目标将实现目标利润后的超额利润分红与目标责任人。去年我有幸通过笔试、面试和评定成绩后签下了目标责任书,经过努力去年拿到了4.87万元分红。”席国钊还说,有了激励充满干劲,但是拿分红款也没有想的那么容易,达不到既定目标是要扣款的。

蓝科锂业党委副书记米占胜介绍,企业实施的“超额利润分享”机制是有门槛的,只有通过竞选的30%企业领军者才能参与,目前,2022年已完成第一阶段超额利润分享兑现,有了真金白银的激励,极大地激发了公司各部门生产活力。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涅槃谋“新生” 混改以制胜

蓝科锂业引风设备。青海盐湖股份提供

携手前行,一次国企与民企的双向奔赴

混改其实是国资国企与社会资本的“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但是与谁合作、怎样混合?是很多国企在推进改革时的首要问题,当然,民营企业也在考虑要不要把“鸡蛋”放进混改的篮子里。

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派出的蓝科锂业副总经理史海涛说:“我们参与混改非常谨慎。不想仅仅成为财务投资者而没有话语权。”

随着蓝科锂业混改走深走实,史海涛的顾虑早已不在。随着大家的携手同行,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资本增量、技术增量和管理效率增量。成绩有目共睹,截至目前,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级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国企改革“双百企业”。

我国国资领域专家就曾公开表明,混改就是打破企业在所有制身份上的纠结和界限,让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促进。

目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向混合所有制企业派出董事、监事、经理层等高级管理人员,深度参与公司决策、经营管理和内部监督。

青海创安有限公司已开展了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从混改企业民营股东及股东代表中择优选用职业经理人,明确并细化经理层成员的岗位职责及分工。

李更财原本是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2020年通过公开竞聘担任聚源公司总经理,他对自己负责的企业早有规划:“一到任,我就确立了产量和效益挂钩的分配方式,没有人情世故、人员能上能下,企业不养闲人!”2021年11月,公司高品质石棉单月产量达5006吨,打破了63年来的单月生产纪录,就在此月,车间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达到了1.5万元。入股的民营企业也同样获得了满意的盈利。

目前,青海越来越多的国企在改革中选择混改这一改革方式,省国资委就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了省属监管企业混改情况摸底调研,以穿透口径统计,监管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有105户,按照非穿透口径统计,共有混合所有制企业37户。

为此,青海经济领域专家表示,混改是一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双向奔赴。民营企业在市场机制、效率效益、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势,与国有企业的资本、资源、技术优势实现有机融合,实现了1+1>2的优势叠加。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收官,但青海顺势而上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打造国有企业与中小微民营企业共生共荣的发展生态仍将持续。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涅槃谋“新生” 混改以制胜

创安公司石棉矿生产中。肉旦尖措 摄

【手记】混改,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多种所有制高度融合的经济,为此,国企和民企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不可分割。国企民企融合发展,是国企和民企现实的生存状态,双方的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方式。

为此,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措施,是手段,是途径,是一场大破大立的改革。究其本质,就是要使非公经济和国有经济在一个“碗”内产生体制机制相互融合促进的“化学反应”,真正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混改是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青海国资国企应拿好这把“金钥匙”开启发展新征程。

青海国资国企应全盘统筹考虑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混改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统筹规划改革事项,尤其要充分考虑如何才能全面改革企业机制的问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只是混改的切入口,持续的改革成效需要一以贯之,更要全盘推进。

青海国资国企应深刻认识“混”是第一步,“改”才是关键。“混”的是资本,改的是“机制”,混改企业要改变传统国企运营机制并引入适应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要求的新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优化和调整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益关系,提升企业活力和效率,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青海国资国企应遵循“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原则,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的要求,在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混改企业党的建设,全面改革企业管控模式、完善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不同所有制资本间取长补短的协同效应,推动混改企业成为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独立市场主体。

为此,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青海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实现了优势互补,切实提升了二者的优势叠加价值,新的一轮国企改革即将开始,混改必将是更多国资国企改革必然选择。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芈峤

编辑:易娜 责编:鲁东 监制:马振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