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实探“地表最强地级市”!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丨实探“地表最强地级市”!

“苏大强”作何解?2022年,苏州市GDP达到23958.34亿元,位列全国第六,占据江苏省GDP的五分之一——耀眼的经济总量背后,民营经济撑起了半边天: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经济总量、6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85%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一块补丁十块金”“好衣裳打补丁——蚀本”……千百年来,苏商智慧流传于街巷阡陌。改革开放后,“有农则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有智则进”的苏南模式让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苏州民营经济铺上坚实的路基。今天,民营企业用“硬科技”锻造了华丽的“资本军团”,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占比达85.5%,民营上市公司占全市境内上市企业数的77%。

苏州,何以成为民营经济的热土?证券时报记者近日深入苏州调研发现,独特的文化基因、优越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发展模式等,是苏州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厚土壤。在资本市场,苏州民营上市公司阵容庞大,却鲜有千亿市值的“超级链主”。展望未来,一方面,苏州民营企业要继续用科技创新铺前路;另一方面,苏州要践行“参天计划”,借助资本市场打造更多的产业创新集群龙头企业。

吴风越韵“熏”出经济神话

“炼化巨头”恒力、“纺织巨人”盛虹、最大的民营钢企沙钢、“双碳”先行者协鑫……这些驰名遐迩的行业巨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苏州民营企业。

具体来看,目前,苏州有3家企业上榜世界500强,均为民营企业;26家企业上榜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398家,均居江苏省第一。

苏州民营经济的成功,在于抓住机遇、超越机遇。上世纪80年代,苏州抓住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90年代后,苏州抓住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建立开发区,筑巢引凤,用灵活的政策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营收环境,使民营经济“更上一层楼”。

“苏州自古就是富庶繁荣的吴越宝地,这里有精工细作的内在基因、尽善尽美的工匠精神和创业创新的‘吴风越韵’。”赛伍技术董事长吴小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从地理上看,苏州是江苏的南大门,“一只角”透进了浙商的“锋芒”,将开放、大胆、勇敢的浙商精神也融入进来。

而赛伍技术的成功,便是源于苏州人将“精细活”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早在创业初期,吴小平团队便专注于胶黏剂这种精细化工品,从配方、工艺等多角度出发刻苦钻研,并瞄准光伏材料这一新兴赛道来发展。

“苏州民营经济大发展的背后,还蕴含着苏州人崇尚实业、专注实业的传统。可以看到,苏州遍地是‘硬科技’企业,却鲜有大型的金融、地产企业。此外,苏州还是崇文重教的沃土。从古至今,苏州走出了51名文武状元、100多位两院院士。” 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会长胡波表示,“对教育及人才的重视,带动苏州的‘校友经济’腾飞,许多名校毕业的企业家都乐于来苏创业。例如,苏州市清华企业家商会会员约有120家,其中,上市或拟上市企业就有24家,可见‘校友经济’的强劲效应。”

“新国货丝绸第一股”太湖雪去年在北交所上市。“太湖流风,蚕丝如雪”,对太湖雪而言,苏州特有的“吴风越韵”是公司转型升级时不可或缺的基础。

太湖雪董秘代艳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苏州是丝绸文化的发源地,这赋予了公司最重要的文化IP。一方面,公司蚕丝被、丝绸制品等产品的外观设计均体现苏州独有的江南柔美、水乡韵味。另一方面,苏州也是中国城市生活文化、市井消费文化的“标本”,这也契合公司中高端纺织品的消费文化特征。

营商环境没有天花板

8月下旬的一天,记者在走访赛伍技术时偶遇了苏州市吴江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宗亮。此时,他正受区委区政府委托,亲自推进关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调研。宗亮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们不仅服务企业上市,同时做好已上市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利用好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做大做强主营业务,推动并购重组、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和科技自主创新,实现上市企业业务、产品、市值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无事不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多年来,苏州致力于为民营企业家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各级领导不乏“亲自上”。

“家人们,买它……”每年4月的苏州震泽蚕花节,是当地丝绸企业最忙碌的时节,各类线上直播、电商活动应接不暇。而在太湖雪的直播间里,震泽镇党委书记顾全已成为常客。

“春天的蚕花节、秋天的稻田艺术节等都是重要的直播节点,顾全书记已多次担任太湖雪的带货主播。有一年的五五消费节,吴江区区委书记李铭也现身直播间。”太湖雪董秘代艳表示。

新政新规难懂、审批流程繁琐等常令企业家们焦头烂额。而在苏州,干部常化身“保姆”,“手把手”为企业解决问题。

“前几年,公司为扩大发展空间,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购买了一片旧厂房。理论上,土地使用权和厂房过户的流程往往要耗费半年左右的时间。开发区管委会在得知本公司的诉求后,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各方面的审批步骤,仅用三个月就搞定了整套流程。”吴小平表示,“在这中间,一些表格的填写让公司犯难,管委会干部颇有耐心,逐句逐项教公司怎么填。”

代艳表示,太湖雪是苏州第一家做“9710”的公司,当时公司在跨境电商方面还是“小白”。为此,苏州市吴江区海关手把手帮助公司做申报通关,实现了“9710”出口业务落地。“像我们这种传统企业,没有精力常常研究新政策,而政府职能部门往往会提前想到,并帮助我们做到。”

太湖雪生产基地

苏州是江苏省内首个发布营商环境相关法规的城市。去年,苏州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每年的7月21日确定为“企业家日”。从2018年起,苏州每年都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进行升级、优化。今年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3》,已是迭代升级后的6.0版本。

在6.0版本中,苏州围绕优化提升市场环境、创新生态、政务体系、法治诚信、人文底色5个维度,明确了22个方面重点工作,推出了126条举措,分解成239项具体事项,目的是要实现“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

从全国来看,苏州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名列前茅,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蝉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连续10年当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藏在产业园区里的“热带雨林”

波光粼粼的独墅湖东畔,苏州国际科技园常常灯火通明,在这个成立于2000年、占地面积仅0.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累计培育了17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同程旅行、中际旭创、思瑞浦等名企均出自于此。

图片来源:苏州产业园发展促进会

“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产业园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经济往往是是民营企业展翅腾飞前的‘凤巢’。”胡波对记者表示,苏州拥有2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在这其中又分布着3000余个特色产业园、科技园等创新创业产业基地。开发区、产业园、科技园是苏州民营企业的聚集地和创新活力迸发的“热带雨林”。

“改革开放后,我国设立各类开发区、园区,主要是为新政策做试点。可以说,苏州是中国开发区经济、园区经济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胡波表示,1984年,国务院批准沿海建立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排行“小六子”的昆山“穷则思变”,在没有资金支持、没有工业基础、没有政策优势的基础上,自费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七连冠。

而在大大小小的开发区、园区取得的辉煌成绩背后,由地方国资主导的创投力量功不可没。

在生物医药圈,常常能听见“B村”。“B村”即BioBAY,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英文名,始建于2006年。在“B村”历经近20年的发展后,苏州在生物医药产业上已与北京、上海共同跻身“第一梯队”。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发展有限公司等地方投资服务机构的带头引领作用。”胡波表示,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孵化培育难度大、周期长等特点,是典型的重资产“实验室经济”,难以完全靠市场力量完成建设。其中,政府主导的“泛国投”机构负责研发楼、实验室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搭建平台,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等形成投资体系,从而吸引民营初创企业、PE/VC、产业服务机构等入驻,形成产业集聚和分工协作效应。

而在苏州湾东太湖西畔,另一片“热带雨林”正受到精心浇灌。在苏州市吴江东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打造的苏州湾创投壹号内,479家各类金融机构已在此汇聚,并成为中国母基金峰会永久会址。目前,东方国资旗下设立了母基金、直投基金等各类基金超70只,合计规模超500亿元,参股子基金投资已累计培育上市企业超60家。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我们认为金融的重要功能在于发现价值,尤其是硬科技的未来价值。”东方国资董事长张彦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参投了80余家企业,投资阶段基本上是A轮。硬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培育周期往往超过10年,而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度过早期的研发阶段,实现从0到1的成功过渡。”

“育林” 更要“参天”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苏州境内A股上市企业数达214家,位列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苏州民营上市公司165家,占上市企业总数的77%。

然而,苏州“资本军团”总体上大而不强,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数量较多,市值普遍不高,且未出现超大市值的巨头企业。万得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苏州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64万亿元,低于杭州、广州等城市。

苏州有资本市场的“高原”,却还未形成“高峰”——这是苏州民营企业家圈子流传的一句话。对此,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沈源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许多苏州民营企业将上市作为发展的一大目标,而上市后的企业却不擅长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做大做强,并强化市值管理。上市企业较难实现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动态均衡。

究其原因,沈源认为,一方面,这与苏州民营企业的务实文化有关,企业家专注实业,而忽视了资本运作。另一方面,苏州作为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城市,现代服务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涉及产业链相关的跨国法律、高端人才、资本市场、知识产权、国际商事等专业领域。

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州正深入实施育林计划、参天计划,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服务上市企业,努力将经济发展的强劲活力转化为苏州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的澎湃动力。

《苏州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资本活水、育林计划、参天计划、森林生态四大目标,其中,参天计划提出,上市公司领航作用凸显,借助资本市场打造产业创新集群龙头企业,力争每年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近千亿元,到2025年千亿市值上市公司累计达到5家以上。

具体来看,参天计划引导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有四大措施:支持上市公司汇聚高端要素、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支持上市公司用好资本市场融资工具、提升资本市场“苏州板块”良好形象。

“苏州民营上市公司将从产值时代迈向市值时代。市值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代表着未来,代表着产业升级。”沈源表示,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正致力于打造优质高效的生产性服务平台,推动资本链、供应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互联互通。促进会将做好城市投行服务,以“城市市值管理理论”为指引,整合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资源,以产业引导基金和大型母基金为抓手,助力地方搭建资本生态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

张彦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市值、培育行业巨头上,建议加强三方面的努力。一是强化资本要素保障,搭建集群平台,加大政策支持,为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持续释放国有资本平台的创新引领作用,通过财政资金、国有资本来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创新资本加速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链主”企业。二是打造联动服务矩阵,以资本集聚带动创新要素集聚,推动资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三是建设产业创新集群,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的同时,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进而培育出龙头企业。

吴江东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打造的苏州湾创投壹号

“东方国资运营的苏州湾创投壹号,正是以资本集聚带动创新要素集聚,推动资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的典型。目前,我们已引进国家电投、中芯聚源等各类金融投资机构479余家,落户了混沌学园、中国母基金峰会永久会址等平台项目,聘请了70余位来自头部投资机构、知名上市公司、顶级金融机构的精英人士担任创业导师。此外,我们还与创新中心、孵化器、产业园等产业载体资源协同,常态化组织投融资沙龙等对接活动。”张彦红表示。

以创新突破内卷

小零件,大学问……走进明阳科技展厅,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自润滑轴承、粉末冶金零件等小零件密密麻麻地排列在玻璃柜中。这些小零件主要用于汽车座椅的调节系统,关乎座驾的安全性和乘车体验的舒适性。

明阳科技产品之自润滑轴承

“这些零件虽小,曾几何时却都依赖外国进口。明阳科技成立二十四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进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明阳科技总经理助理郭成文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当前新形势下,苏州民营经济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增长点上也面临诸多挑战。何以破局,民营企业家们决定继续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在郭成文看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背景下,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座椅新增功能并提升价值等都为行业提供不可估量的增长空间。过去座椅行业集中度高,且以外资为主。而在新能源浪潮下,造车新势力带来了供应链体系洗牌的机会。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座椅调节系统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协同研发新产品以及总成件产品,提升单车使用占比和价值。如:头枕阻尼铰链、桌板和扶手阻尼铰链、多级扶手调节铰链、电动同心调节铰链、座椅电动转盘、电动腿托等新座椅调节部件,加大市场推广应用;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利用现有技术开发新的应用市场。比如智能家居、风光电等领域,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第二业务线。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同时并积极开辟新赛道。”郭成文表示。

穿越千年的蚕丝,也可以成为科技感的“新材料”。代艳表示,太湖雪将与科研院校紧密合作,聚焦于科学养蚕、蚕丝生产加工工艺优化。针对现代养蚕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围绕“种桑-养蚕-加工”等产业链上游环节开展技术创新。通过对桑树品种选择、优质蚕种选育的研究,全面提升原材料蚕茧的质与量。

吴小平表示,未来十年,赛伍技术将聚焦于胶黏剂这一核心技术工艺,在同一个技术平台上横向扩展,实现至少10个多元化应用,拓展10个事业部,用原创技术、原创发明来打造中国标准、世界标准,以创新突破内卷。

责编:朱雨蒙

校对:王锦程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