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先行先试如何做好示范? 从“样板工程”看达州新一轮危旧房改造

先行先试如何做好示范? 从“样板工程”看达州新一轮危旧房改造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十年前,位于四川达州金南大桥南桥头的省建十五司达州基地就被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但一直“改不动”,最大的阻力便是拆迁。十年后,该片区全面完成房屋征拆、设计方案审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土地征收出让等工作,只用了4个月时间。

先行先试如何做好示范? 从“样板工程”看达州新一轮危旧房改造

省建十五司达州基地工矿片区改造前后对比

这个典型的“城中村”,总计6.5万平方米危旧房屋拆除后,将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景观、城市功能,变身为一个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社区。8月28日,达州市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示范项目启动仪式,会场便设在拆除工地上。

先行先试如何做好示范? 从“样板工程”看达州新一轮危旧房改造

达川区政府与省建十五司签订协议

从“改不动”的棚户区变身为达州市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示范项目,当地政府下了哪些功夫?先行先试探索出了怎样的模式?“样板工程”能否引领达州新一轮危旧房改造?在达州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危旧房三年攻坚行动之际,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

先行先试如何做好示范? 从“样板工程”看达州新一轮危旧房改造

达川区危旧房拆除施工现场

“改不动”的“老大难”

省建十五司达州基地,隶属于四川华西集团,位于达州市达川区翠屏街道东风社区,始建于1970年,是原四川省华西集团第十五建筑公司的驻地。

四川华西集团省建十五司先后在达州承建了达县地区钢铁厂、163医院、渠江达县金盘子航电枢纽工程、达州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等一系列工程,参与和见证了达州的发展。

1993年由于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公司本部整体搬迁到南充市。

30年来,原基地内始建于20世纪六十年代的建筑,由于基础设施老化、物业管理缺失等原因,逐渐成为了一个危旧建筑多、安全隐患大、周边环境差的棚户区。2017年,连接达州西城区和南城区的金南大桥通车,这个位于南桥头的“城中村”变得格外显眼。

达州市达川区翠屏街道办副主任廖劲松介绍,该片区土地性质复杂、权属交叉,涉及企业搬迁时的住户搬迁、员工安置、民生保障、企地债务化解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整个片区涉及700多户居民,不但是企业发展的‘包袱’,还是达州市城中村和危旧小区的代名词,拖了城市形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

随着片区危旧房屋增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基层治理难度异常艰巨,片区居民迫切要求推动危旧房改造,改善人居环境。

“尝试过棚改,但一直改不动,最大的阻力就是拆迁。”省建十五司相关管理人员坦言,企业方面曾多次尝试推动基地危旧房改造,早在2013年,该片区就被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为此,企业还专门成立过工作专班和建设指挥部。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征拆体量大,工作推进举步维艰,最终不了了之。时间一长,该片区便成了一个“改不动”的“老大难”。

“关键是群众要搬得走”

改造危旧房屋,征拆问题必须面对,而且要妥善解决好。

省建十五司达州基地片区危旧房改造,是达川区三届三次人民代表大会票决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之一,区政府作出了限期交账的庄严承诺。

2022年9月30日,在达州市委、市政府和省建十五司上级单位四川华西集团及达州市自规局、住建局、规编中心等部门的共同支持下,达川区人民政府与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签订了达州基地危旧房改造合作协议,拉开省建十五司达州基地片区危旧房改造的序幕。

然而,与国有企业共同对原基地片区的危旧房屋进行更新改造,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模板可以参照,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关键是群众要搬得走。”达川区和省建十五司分别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企地联手迅速启动各项工作。征拆工作的推进,被排在第一位。按照指挥部的部署,整个项目推进,责任落实到人头,常态开展“日督办、周调度、月比拼、季交账”。

“一次调度会上,翠屏街道办主任急得掉眼泪,压力大,阻力也大,不少群众不愿意在征拆协议上签字。”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曾挨家挨户上门做动员工作,能切身体会做征拆工作的艰难和辛酸,“擦干了眼泪,依然得向前看、往前走”。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获得群众支持。“要让群众参与到项目中来,他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必须要有回应,要把群众从生人变成熟人,再变成友人乃至亲人。”达川区房征中心党组书记方仕,征拆经验丰富,毫无保留地向“战友们”分享了他的心得,激励大家攻坚克难,破冰前行。

先行先试如何做好示范? 从“样板工程”看达州新一轮危旧房改造

省建十五司达州基地项目拆迁情况

宣讲政策要做到轻言细语,入户走访要说尽千言万语,交心谈话要做到语重心长,跑腿办事要有豪言壮语——方仕总结出来的“四语工作法”,悄然在项目指挥部流传开来,为征拆工作的快速推进注入了新的动能。

项目指挥部用23天完成基地内7000余平方米厂房搬离拆除、3个月完成388户公有住房搬离拆除、25天完成202户国有土地征收协议签订、1个月完成86户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工作,安置群众642户、搬迁企业11家,跑出了项目征拆工作的“加速度”。

“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千难万难,依靠群众就不难。

8月28日,达州市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示范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在达川区启动,标志着达州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战役正式打响。

“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达州基地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改造面积151亩,建成后将成为城市更新的新样板、企地合作的新典范。”启动仪式现场,达州市达川区委书记向建平介绍,达川区以最大力度、最快速度,成功破解了危旧房改造投入难、拆迁慢、耗时长等关键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党政主导、国企担当、企地共赢、群众满意”的城市更新“新路子”。

“去年9月30日签订协议,今年3月31日所有危旧房屋全部拆完,我们用半年时间造就的‘达川速度’,是我们用‘辛苦指数’换来的。”达川区房征中心副主任颜怀政颇有感慨地说,8月28日,四川华西集团3个集团领导和15个子公司“一把手”到现场参观学习,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大家一起交流的时候,有一句话他记忆深刻:千难万难,依靠群众就不难。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在征拆中,项目指挥部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千方百计调动广大住户、辖区居民参与征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居民代表参与价值评估、动员签约和拆迁搬离等工作,切实回应了片区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为确保征拆工作底数清、谋划深、措施实,项目指挥部通过逐户走访摸清实情,详实掌握每一栋建筑的面积、楼层及使用情况,并延伸了解家庭情况,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同时,按住户类别组织召开“代表大会”“坝坝会”“意见反馈会”,充分听取和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将项目征拆攻坚工作分为厂房拆除、公有住房搬迁、国有土地征收、集体土地拆迁等阶段,分别制定工作方案和补偿方案,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

后续工作中,项目指挥部又顺势而为,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政策宣传、解读和在政策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帮助解决部分特别困难拆迁户的实际困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仅用短短4个月就全面完成房屋征拆、设计方案审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土地征收出让等工作。

该项目不仅在达川区项目推进“比学赶超”竞赛中连续两个季度名列红榜,还成为“达州市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示范项目。

【新闻延伸】

达州计划三年启动32个项目

达州中心城区现有存量危旧房屋10360套、159.02万平方米,大多是1980年前建设的预制结构类老旧建筑以及自建房,其中鉴定为C、D级危房的有119栋,既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也制约城市建设发展。未来三年内,这一现状将得到根本性改变。

在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下,达州将以排危消险、确保安全为根本,以改善居住条件、推动片区更新为出发点,与地上美丽达州建设、城市更新等有机结合,全面实施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

在改造模式上,达州将按照“居民自筹、政府支持、合理补助”的原则,对产权人改造意愿强烈、具备改造条件的危旧房采取“以旧换新”“维修加固”方式分类推进。同时,达州将做实项目支撑,计划投资114亿元,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启动中心城区32个危旧房消险排危项目,到2026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旧房改造项目建设。

按照达州市“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部署,达州主城区的达川区、通川区已正式拉开攻坚行动大幕。

达川区以排危消险和保障安全为根本,以改善居住条件和提升宜居品质为重点,以优化完善危破老旧住宅片区更新机制为方向,谋划了9个项目,分为4大片区、5个零星地块。“前期,我们成立了专门队伍全面摸排、广泛征求意见。”达川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吴进兴介绍,通过摸排,达川区谋划的9个项目建筑面积共31.78万平方米,涉及群众3105户2.03万人,预计总投资62.96亿元。

通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金劲表示,通川区将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稳妥推进”的工作思路,在满足规划、用地、消防等强规要求基础上,将危旧房产权人改造意愿强烈且具备改造条件的点位,优先纳入以旧换新改造清单。对范围内清单外的危旧房,只要条件成熟均可纳入改造,“这是一个渐进动态实施的过程,最终是要达到城市排危除患、提质更新的目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