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男子40万在银行存20年,取钱时被警察抓走,银行:不能取钱储户信用社存款单银行工作人员

男子40万在银行存20年,取钱时被警察抓走,银行:不能取钱储户信用社存款单银行工作人员

银行储蓄向来是普通人家理财的主要选择之一,将家里暂时不用的钱存到银行里,不仅有保障很安心,而且还可以拿一些利息,等到需要用钱或者存款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一并取出。

到银行取出存款,这本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河南漯河的赵先生却因为这件事忧心忡忡,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原来,银行看到赵先生的存款单,不仅没有将本金利息奉还,还叫来了警察说赵先生涉嫌诈骗。



这是怎么回事呢?赵先生的存款能否顺利取出?这件事又让大家认识到什么道理呢?

“我父亲一辈子勤勤恳恳,怎么可能骗人?”

赵先生很难接受银行和警察的说法,他非常激动地对银行工作人员和四位民警说:

“同志,你们不要太过分。我父亲一辈子老实巴交,没有撒过一次谎,没有骗过一个人。这四十万存款,是他一辈子省吃俭用省下来给我母亲当养老钱的,他有什么理由来骗人冒领存款呢?”民警和工作人员也面面相觑,显得十分为难,赵先生来要存款已经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是一个月前,赵先生拿着亡父生前交给自己的存款单来到了信用社。他很高兴,因为父亲在1995年将40万现金存入信用社,利率还很高,到现在利息都十分丰厚,不仅能够母亲的养老钱,自己也许也能分到一些钱。

赵先生的父亲已经在几年前去世,弥留之际老爷子才把这张存款单拿出来交给儿子,嘱咐道:“这是我给你妈留的养老钱,我死了以后,你就把钱取出来好好给你妈养老……”

赵先生当时一看20年存款期限还没到,索性等到存款期限到了再去取钱,这样还能多拿一些利息。



就这样,他兴高采烈地将手中的这张存款单交给工作人员,准备抱着一大堆钱回家,结果没想到工作人员给自己浇了一大盆凉水:“赵先生,您的这张存款单不能确保真实性,没有办法给您提款。”

赵先生瞬间所有兴奋被搞得无影无踪,整个人呆若木鸡,讲不出话来。

工作人员见状只好提供解决办法:“赵先生你先别着急,这张存款单的真实性还有待我们调查,但是毕竟年代久远,我们需要请示领导,你看是否可以留下一张复印件,等到我们核查完毕后再通知您呢?”

赵先生无可奈何,听了工作人员讲的话,也觉得只能先这样了,于是他给银行留下了一份存款单的复印件就回家等待银行的通知。



后来赵先生实在是等不到银行的消息,于是再次登门取款。这回则让赵先生更加震惊:

上次仅仅是说了句真实性不能确定,这次竟然直接报警称自己涉嫌假冒存单来银行诈骗!

赵先生欲哭无泪,这才出现本文开头时那一幕。

银行工作人员也很无奈,因为这张存款单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实在是没有办法为赵先生提供取款服务。

赵先生闻言很是不解:“那你们说说看,这张存款单哪里有问题呢?”



工作人员先安抚好赵先生的情绪,才对赵先生和民警们说道:

“这张存款单,问题很多。第一,是这个期限问题,1995年存定期最多只能存八年,可这张存款单却写着存20年;第二,公章也不对,这张存款单上的公章与我们信用社过去的公章不符;第三是存款单的信息不完整;第四是利率有问题,17%的利率放到现在也是罕见的呀!”

民警们点了点头,表示对工作人员的认可。可是反观赵先生也不像是来银行诈骗,他也很委屈,丝毫没有因为工作人员的分析而感到慌张和害怕。



“当时我父亲在熟人杨伯伯的建议下才将这笔养老钱存在信用社,杨伯伯当年就在信用社工作。而且这张存款单是杨伯伯与我父亲办理的,事实是我们的四十万也存进你们信用社了,现在过了二十年不说利息了,连本金都拿不回来,还要让警察来抓我,这是哪门子道理呢?”

双方各执己见僵持不下,赵先生最终也无法如愿将存款取回。

赵先生实在是无法咽下这口气,他始终认为信用社欠自己一个说法,于是始终在为这笔存款四处奔走,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赵先生的母亲临终也没有看到老头子为自己存下的养老钱就撒手人寰了。

赵先生实在是忍无可忍,将信用社告上了法庭,与银行方展开对峙。然而,经过法院的审理,银行方不足以证明存款单是假的,而赵先生也因为当年为父亲办理业务的杨伯伯早已去世而无法证明这张存款单是真的,双方都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这桩案子不得不成为一桩悬案。

一张存款单背后的法律常识

银行方提出的质疑究竟有无道理呢?显然的,即使是法院也认同了银行方的合理质疑,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呢?

首先,银行方自然是按照我国的规章制度来判断赵先生提供的这张存款单的真伪。我国法律规定定期存款的最低期限为三个月,最高期限为五年。



然而在1995年赵先生的父亲竟然将40万元巨款存了整整二十年,这是完全不符合过往规定的,银行对存款期限表示质疑是理所应当的。

其次,银行方认为存款利率过高,与当时利率不符。根据资料记载,1995年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利率是10.98%,而赵先生父亲的这张存款单上的利率竟然高达17%,如此高的利率也许正是吸引赵先生父亲存款数目如此巨大的一个诱因。

最后,这张稍显简陋的存款单上,信息比较稀少,相较于标准的信息可以说漏洞较大,因此时隔20年后很难调查、确定其真伪。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制度化体系化,对于国家社会生活的稳定和促进作用。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制度,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体系,那么人们的社会生活就会陷入混乱,人们自身的利益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然而任何体系和制度都是从无到有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宏观角度来说,像赵先生父亲这样存了钱最后无法取出的事情,是制度化体系化发展必不可免的缺陷和漏洞。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只需要对这些情况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而是始终抱有同情和善意,使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看上去不可避免的缺陷尽可能小地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尽可能少地出现赵先生一家这样的情况。



赵先生存款单事件的启示

对于银行来说,要充分地做好业务的交接工作。赵先生的存款之所以取不出来,时间久远自然是直接因素,但是归根结底是由于特殊时期的工作交接没有处理好,导致储户的信息遗失,不能将存款还给储户。

特定的问题自然已经无法弥补,但是根据这样的问题要有充分的补救意识,要通过这样一个偶然的事件来加强银行和信用社工作的整体改进和完善。

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更加放心更加积极地将自己的闲钱存往银行,使银行和信用社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



这件事无疑额对于赵先生是痛苦的,父亲留下的存款不仅没能取回来,母亲也在盼望中黯然离世,他的内心充满了内疚。

然而这件事虽然没能给赵先生带来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但是也深深教育了赵先生,使赵先生懂得了很多东西。这些收获同样值得我们来理解和认识,避免自己也出现类似的情况重蹈赵先生一家的覆辙。

要依法办事。在这样一个法治社会里,不知法不懂法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尤其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我们国家在体系化制度化建设上下了大功夫,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持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要积极地阅读、学习、掌握法律,才能真正搞清楚一件事具体要怎么做,有哪些步骤,需要什么材料和证明之类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迷信熟人,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什么都不懂,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押在熟人的手里。



赵先生的父亲不就是这样吗?杨伯伯如果在世还好,可是杨伯伯去世了,他四十万的巨额存款儿子和老婆也享受不到,无奈打了水漂。

其次,对于一些高利率要保持警惕,不能贸然交出老底。我们讲究降低投资风险,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即使利率很可观,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风险预估和正确决策。

赵先生的父亲能在1995年往信用社存40万巨款,固然有熟人相邀的因素,但也存在被高利率吸引的可能。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残酷的教训和启发。

存款取钱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赵先生的亲身经历也提醒了大家:



如果不照章办事,存款也有可能提不出来。银行和信用社的工作怎么做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即使是为了给自己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也应该在平时多注意相关消息,多学习相关知识,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赵先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