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专访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区域经济合作正当时 东盟五大产业值得关注博览会开幕式

专访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区域经济合作正当时 东盟五大产业值得关注博览会开幕式

财联社9月12日讯(记者 齐林)当前,“逆全球化”趋势不断抬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衰退风险和全球频发的地缘政治风险,这让国内的企业家不禁要多思量,这时候出海是否合适?

财联社近期专访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就中国与新加坡和东盟的合作空间、中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投资机遇进行交流。

李奕贤曾担任新加坡贸工部兼国家发展和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多年,积极促进新加坡与中国、中东和俄罗斯的经济交流、国际贸易及投资。2016年起他担任新加坡通商交流合作促进组织通商中国的主席。

通商中国是新加坡通商交流合作促进组织,2007年在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和温家宝总理见证之下成立,宗旨是要让新加坡的各界人士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并加强新加坡与中国的联系以及造就一批双语双文化的中流砥柱。

保持繁荣的最好途径是合作

近几年,逆全球化的势头越来越明显,东盟和全球的经济短期内也面临不小的压力。但李奕贤坚定认为,从大局来看,让各国经济保持繁荣的最好途径正是区域合作以及多边合作。这将能够确保继续推进全球化,不让地缘政治造成全球化的倒退。

“双边合作、还有区域经济合作,例如RCEP这样的协定,其实是跟全球化经济相辅相成的。恰恰在全球化经济进展上受到阻挠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加强区域的经济合作。”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十国发起,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与东盟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各方共同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与新加坡、东盟的经贸合作,互补性强,长期经贸合作是非常有潜力,而且东盟现阶段急需大量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给这个地区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他介绍称,中国未来有望获得强劲发展动力的领域,将会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受政策引导或支持的产业更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有三个产业方向正受到新加坡和东盟资本的关注:

五大产业值得中国资本重点关注

东盟涉及10个国家,而且各国经济发展各有各的特点。李奕贤总结称,值得中国资本重点关注的产业包括:数字经济和技术产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医疗保健产业以及可再生能源产业。

“各国都处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实中国有很多经验可以提供...例如中国在平台经济方面就做得很先进,可以复制到东南亚各国中去。”

他提到,各种高科技的实践和应用,在东南亚国家具备庞大的需求,例如数字银行、远程医疗等。东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市场之一,拥有快速增长的数字消费者基础、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和有利的人口结构。这为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教育技术和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提供了机遇。而新加坡更是高科技产业、数字经济的重要中心、数据中心的集结地以及航空枢纽。

他指出,全球供应链的转型使得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国成为具吸引力的代工中心、制造业目的地。他们拥有年轻、充满活力的劳动队伍,也在不断改善其业务和监管环境。同时,东盟对于交通、物流、公用事业和智慧城市规划等基础设施发展也有着强烈的需求。

中企出海的三点建议

由于新加坡地域狭小,当地企业天然地具有国际化拓展需求,因此在“出海”经营方面非常有经验。

李奕贤在采访中指出,海外投资需要更加严谨的筹备和策划,尤其是还未有海外管理经验的企业,更需要循序渐进,建立稳固的架构管理好国际业务。中国企业如果想投资新加坡和东盟,一定要记住三点:了解当地情况、培养国际化人才团队、并且建立跨国企业文化,适当放权。

“我们(出海前)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知己知彼,自己能够做什么,目标市场需要什么。”他建议,中国企业必须花时间了解东盟的消费者、市场以及当地政府对其行业的态度。想要了解这些,就需要深入研究市场,分析消费者模式、市场趋势和监管格局。

中国企业不仅要尊重而且要学习当地文化。他举例说,中国人已习惯在线交易,但当地人也许更喜欢面对面交流;或者是既使是心里不同意,也不会将不满情绪表达出来。

他还指出,中国企业还应熟悉当地法律,确保业务合法合规,避免法律纠纷,同时要仔细分析投资目的地的政治和经济稳定性,例如对外国投资的开放程度、经商环境的便利性以及可能影响投资的地缘政治风险等。

他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团队。他认为,在当地建立一支强大、多元文化、有国际视角的管理团队对在东盟市场取得成功至关重要。当地人熟悉所在地的经商手法、文化和网络,团队中也应聘请当地的法律顾问和外部顾问协助处理复杂的法律事务。

第三个建议就是建议跨国企业文化,适当放权。他指出,东盟不是一个单一的市场:每个东盟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社会和商业规范。中国企业必须根据不同国家量身制订策略。因为在某国有效的经营模式搬到另一个国家未必奏效。更重要的是,一旦培养了当地的团队便要懂得适当地放权,让当地团队以他们对本土情况的了解进行判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