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1980年,5旬妇女携3斤黄金到银行换钱,两卡车公安立即包围其住所

1980年,5旬妇女携3斤黄金到银行换钱,两卡车公安立即包围其住所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黄金市场迎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这个故事始于1979年底,政府宣布大幅提高黄金回收价格,从262.5元/两上调至390.625元/两,引发了市民持有黄金换取货币的热情。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位年过五旬的妇女,黄素珍,成为了关注的焦点。1980年4月15日早晨,她踏进了沈阳中华路的人民银行营业部,带着一大坨黄金,表达了她要换取现金的愿望。

黄素珍的到来引起了银行营业员的疑虑。她的黄金块重达三斤多,价值高达23000元人民币。然而,她的穿着却朴素,衣服陈旧且破旧。这引发了营业员的质疑,黄金的来源似乎与她的外表不符。

更令人怀疑的是,这块黄金的成色异常高,看起来像是工业黄金,还带有明显的锯痕,似乎是从一大块黄金上切割下来的一部分。这引发了银行员工的担忧,因为工业黄金通常不会出现在民间市场。

1980年,5旬妇女携3斤黄金到银行换钱,两卡车公安立即包围其住所

为了确保安全,银行员工继续办理兑换,同时偷偷通知了同事并报警。在帮助黄素珍分开兑换的钱款时,她表现得非常耐心,并将她安排到办公室休息,还倒了杯水。与此同时,她告诉黄素珍,银行将派车送她回家。

很快,公安人员赶到银行,开始询问黄金的来源。然而,黄素珍回答支吾不清,只提供了自己的家庭住址和丈夫关庆昌在615厂工作的信息。这引发了公安人员的怀疑,他们立即想到了一个19年前的惊天大案。

于是,他们派人前往615厂寻找关庆昌,同时出动了警力,包围并搜查了黄素珍的住所。最终,在她家中搜出了700多两黄金,上面还带有615厂的编号,证实了这些黄金的来源。公安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19年前的案子似乎终于迎来了突破。然而,这只是故事的开始。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为何会藏有如此多的工业黄金?他们与19年前的惊天大案究竟有何关联?这对夫妻的最终命运又将如何展开?

失落的金块

上世纪60年代,中国正面临着一项国家保密工程,旨在将各种黄金转化为高纯度的工业黄金,以弥补国家债务并获取急需的粮食。这一任务交由了沈阳造币厂,代号615厂。然而,这个故事的发展却比人们想象中更加扑朔迷离。

1980年,5旬妇女携3斤黄金到银行换钱,两卡车公安立即包围其住所

615厂的工人一直以来都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和觉悟,尽管工厂内堆积着大量的黄金和白银,似乎没有人敢触碰这些珍贵的金属。然而,在这个看似安全的环境中,却有一个名叫关庆昌的工人,于1961年策划了一场背叛行动,将工厂的黄金偷偷运了出去。

关庆昌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他在进入615厂之前曾在国民党的警察机关工作,因为他的一些特殊背景而被招募到了厂里。虽然他的档案上有着“监视使用”的标记,但关庆昌表现得非常勤奋老实,工作认真,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怀疑。几年后,他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被提升为副科长。

然而,关庆昌和他的妻子黄素珍并没有忘记过去。在一个困难的时代,关庆昌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可以借此机会获取一大笔财富,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于是,他们共同策划了盗窃工厂黄金的计划。

计划周密,等待合适的时机。最终,在一个晚上,关庆昌在工厂内撬开了存放黄金的木箱,偷走了两块黄金,总重超过800两。作案后,他将这两块黄金带回家,交给了黄素珍。整个作案过程不到半个小时,而关庆昌事后还去了厂里的俱乐部跳舞,装作若无其事。然而,不久后,黄金失踪的消息传到了公安部门,引起了他们的高度警惕。调查人员发现了一些线索,包括一枚鞋印和作案工具,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他们无法找到犯罪嫌疑人。

1980年,5旬妇女携3斤黄金到银行换钱,两卡车公安立即包围其住所

与时间的较量

上世纪60年代,中国正面临一项国家保密工程,旨在将各种黄金加工成高纯度的工业黄金,以弥补国家债务和获取急需的粮食。这项任务交给了沈阳造币厂,代号为615厂。然而,这个故事的发展却远比人们想象中更为扑朔迷离。

615厂的工人一直以来都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和觉悟,尽管工厂内堆积着大量的黄金和白银,似乎没有人敢触碰这些珍贵的金属。然而,在这个看似安全的环境中,却有一个名叫关庆昌的工人,于1961年策划了一场背叛行动,将工厂的黄金偷走。

关庆昌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他在进入615厂之前曾在国民党的警察机关工作,因为他的一些特殊背景而被招募到了厂里。虽然他的档案上有着“监视使用”的标记,但关庆昌表现得非常勤奋老实,工作认真,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怀疑。几年后,他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被提升为副科长。

然而,关庆昌和他的妻子黄素珍并没有忘记过去。在一个困难的时代,关庆昌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可以借此机会获取一大笔财富,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于是,他们共同策划了盗窃工厂黄金的计划。

计划周密,等待合适的时机。最终,在一个晚上,关庆昌在工厂内撬开了存放黄金的木箱,偷走了两块黄金,总重超过800两。作案后,他将这两块黄金带回家,交给了黄素珍。整个作案过程不到半个小时,而关庆昌事后还去了厂里的俱乐部跳舞,装作若无其事。

1980年,5旬妇女携3斤黄金到银行换钱,两卡车公安立即包围其住所

然而,不久后,黄金失踪的消息传到了公安部门,引起了他们的高度警惕。调查人员发现了一些线索,包括一枚鞋印和作案工具,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他们无法找到犯罪嫌疑人。尽管案情陷入了困境,关庆昌并没有松懈。相反,他利用自己在厂里的地位,协助公安部门推进调查。然而,这只是他狡猾计谋的一部分。为了掩盖罪行,他还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伪装措施。

首先,他将自己的鞋子扔掉,以摆脱与案件相关的鞋印。其次,他让妻子黄素珍改造了一双旧棉鞋的鞋底,以混淆调查。而作案时使用的羊角锤也早已被扔进了学校厕所,彻底销毁了犯罪工具的证据。

关庆昌的聪明和冷静让他巧妙地躲过了调查的监视,甚至被选中协助破案。然而,他对案件的掌控却让他察觉到一个可能的破绽。他积极主张重新核查黄金数量,引发了重新审视的机会。随后,厂里成立了一个计量小组,关庆昌成为其中的一员。在他的操控下,最终统计的数量与账单上一致,黄金没有丢失。然而,那个破坏性的作案现场究竟是什么呢?

然而,对于关庆昌和黄素珍来说,黄金的窃取并没有改善他们的生活,反而让他们沉浸在无尽的恐惧之中。他们一直生活在谨小慎微和伪装之中,对外人充满疑虑,为了保守秘密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尽管他们成功逃脱了调查的监视,但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永远伴随着他们。

1980年,5旬妇女携3斤黄金到银行换钱,两卡车公安立即包围其住所

绳之于法

关庆昌和黄素珍的黄金梦想终于变成了噩梦,天意似乎并不在他们一边。他们无法找到足够的高温设备来熔炼这块黄金,这让关庆昌焦虑不已。他急切地渴望将黄金变成钞票,以换取他梦寐以求的汽车和小洋楼。

然而,唯一看似可行的办法是将黄金带到工厂去熔炼,但这充满了危险。关庆昌深知,尽管他在工厂内备受尊敬,但这个计划仍然需要极大的谨慎。幸运的是,正值工厂新老厂长交接的混乱时期,而主管生产的副厂长也恰好外出开会。这为关庆昌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决定要勇敢一试。

关庆昌找到了工厂的车间主任,声称市领导要求他们帮忙熔炼一块黄金,因为这块金子的成色不均匀,不容易划价。车间主任对关庆昌深信不疑,听到市领导和副厂长的名字后,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关庆昌成功地将黄金带入工厂,并在不经任何程序的情况下,将其熔炼成了金条。

现在,一切似乎都准备就绪,但关庆昌等待的东风却迟迟未至。黄金价格不断上涨,关庆昌再也无法按捺住内心的焦虑。他观察到银行在收购黄金时审查非常宽松,几乎只注重黄金的质量,而不太在意交易的参与者。

1980年,5旬妇女携3斤黄金到银行换钱,两卡车公安立即包围其住所

于是,关庆昌决定采取冒险的方式,将熔炼好的黄金锯下一块,交给了妻子,让她去银行兑换。他自己以家中有急事为借口请了假,悄悄地跟随着妻子的脚步。一直到他远远地看到妻子成功地完成兑换,银行工作人员还为她倒茶水,关庆昌才松了一口气,高兴地回到了工作岗位。

然而,不久之后,工厂的保卫科突然找到了关庆昌,要求他前往办公室。关庆昌感到一片茫然,当他走进办公室,看到几名公安人员时,他终于明白了一切。他的双腿颤抖不止,他的言辞也变得支支吾吾。

在大量的证据面前,这对夫妻不得不坦白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接下来是对这对夫妻的审判。最初,沈阳市中级法院以贪污罪判处关庆昌死刑,而黄素珍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两年。然而,两人都没有提起上诉。辽宁省高级法院复核时,同意将其定为贪污罪,但将黄素珍改判为无期徒刑。

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在审核后认为,黄素珍在窃取黄金时虽然是利用职务之便,但她当时只是一名普通工人,而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关庆昌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在实施盗窃行为时并没有滥用职务之便。因此,他们两人不适用贪污罪,应被定罪为盗窃罪。最高法院撤销了原判并发回重审。

1980年,5旬妇女携3斤黄金到银行换钱,两卡车公安立即包围其住所

盗窃罪的定罪相对较轻。最终,辽宁省高级法院经过重新审理,在1980年11月11日做出判决:关庆昌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而黄素珍则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黄金也被追缴回来,这个曲折的故事,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结语

在这个曲折的故事中,我们发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道路的曲折性。关庆昌和黄素珍,两位普通人,因金钱的诱惑和生活的压力而陷入了犯罪的漩涡。他们原本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贪欲和机会让他们不顾一切地追逐金色梦想,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这个故事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殊历史背景。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社会政治运动和经济变革,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个背景下,一块黄金不仅仅是一块贵重的金属,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渴望,也成为了某些人贪婪的诱因。

审判的过程也是这个故事的关键节点。它揭示了法律体系的严密和公正,不论犯罪多么巧妙,正义都会最终到来。关庆昌和黄素珍的命运成了法律的见证,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财富和成功是人之常情,但逾越了法律和道德底线的代价是巨大的。

1980年,5旬妇女携3斤黄金到银行换钱,两卡车公安立即包围其住所

最终,这个故事教会了我们,金钱并非一切,正义、道德和家庭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现有的幸福,坚守道义,远离犯罪的诱惑,因为正如关庆昌和黄素珍所经历的,犯罪虽能短暂获利,但最终必然会付出代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