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房导早报】马光远:楼市限购已经没有必要了碧桂园限购政策房地产政策

【房导早报】马光远:楼市限购已经没有必要了碧桂园限购政策房地产政策

今日导读

1、中国建筑去年地产业务销售4016亿;

2、华润置地去年销售额3013亿元;

3、复星国际获中资银团120亿贷款;

4、融侨集团3.23亿出售融侨物业100%股权;

5、龙湖200亿小公募债券项目更新;

6、华润15亿超短期融资券 最高利率2.1%;

7、中国交建:拟非公开发行优先股融资300亿;

8、碧桂园进一步购回2.18亿美元票据。

今日头条

马光远:楼市限购已经没有必要了

据华夏时报,2023年1月8日,经济学家马光远公开表示,当前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新周期”,面临经济高增长到高质量的新阶段,面临人口增速减慢的局面以及需求减弱、供给减少、预期弱化的长期压力,房地产行业高增长和货币高增长已经结束,房地产投资逐渐专业化。

而对于具体的楼市政策,马光远认为,供给端,“保交楼”方面需要将房企融资问题彻底解决;需求端,需要将买房的很多障碍解决掉,比如限购已经没必要,现在没人买房子已经并不是因为限购,而是真不想买、真没钱买、真不炒房了,限购可以全部取消。


马光远表示,从2021年9月开始到今天为止,房地产政策像“挤牙膏”一样慢慢释出,如果在2022年初就发布,调控效果会好很多。2023年一定要在房地产政策层面有政策尽快出,市场预期不能再拖了。比如房企融资这个政策,此前把开发商所有的融资渠道打掉非常不理性,到2022年11月才发布相关政策给开发商解决现金流的问题,实施效果会大打折扣,不能因为顾虑房地产报复性反弹,而缺乏对房地产基本面的科学研判。

马光远表示,希望通过更进一步的政策让房地产能够软着陆。如果房地产能够软着陆,预期能够改变,疫情的防控影响消除,中国经济预计将回到5%的增长,而其中需要采取一些超常规的举措来解决问题。

在供给端,马光远指出,“保交楼”方面需要把房企融资问题彻底解决了,房企的资金链必须保住,大规模房企保不住的话,其他都保不住。“保交楼”涉及重大民生问题,是硬任务,老百姓买了房子以后,必须避免出现烂尾,而“保交楼”重点属于监管方面的责任,政府必须去完成相关工作,而不是全部由企业完成。过去几年太严厉的房地产政策需要得到清理,各种各样的“限”都可以取消掉。

在需求端,马光远认为,需要将买房的诸多障碍解决掉,其中限购政策已经没必要实施了,现在没人买房子已经并不是因为限购,而是真不想买、真没钱买、真不炒房了,限购可以全部取消。据悉,目前全国还有多个城市实施限购政策,其中北京等一线城市限购政策十分严格。

自然资源部:适当增加今年土地计划指标分配

1月12日,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透露,要围绕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统筹优化“十四五”时期土地计划指标分配,适当增加今年指标,支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尽快落地;在严格管控围填海,守住海洋生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及行业、民生用海用岛需求。

广东省省长王伟中:预计2022年广东GDP达12.8万亿

1月12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8万亿元,五年跨过3个万亿元级台阶、年均增长5%,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报告划定了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此外,王伟中表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大餐饮、文旅、养老、育幼等服务消费促进力度。

广东省长王伟中:稳妥处置房企债务风险

1月12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妥处置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推动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工作。同时,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做好高风险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非法集资等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报告:2023年住房租赁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月12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住房租赁市场2022总结与2023展望》显示,2023年,住房租赁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政策端,支持政策预计仍将持续推出并实施,保租房公募REITs有望进一步扩围。需求端,随着相关政策持续优化、经济稳步回升,住房租赁需求有望恢复增长。供给端,目前部分城市已公布2023年保租房筹集计划,总体规模预计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深圳住建局:经批准施工的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不停工

观点网:1月12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实施阶段性支持建设领域经济运行措施》的通知,措施主要围绕着对建筑工人开展暖春关怀、加快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建设、确保重大建设项目如期投产三方面展开。据悉,《措施》指出,对经批准施工的市重大建设项目工地1月21日至1月27日期间在岗人员给予每人每天400元补贴,1月28日-2月5日期间在岗人员给予每人每天200元补贴,市区财政各承担50%。

TOP100房企动态

中国建筑:2022年全年,中国建筑新签合同总额为39031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建筑业务方面,该公司新签约合同额35015亿元,同比增长12.7%,地产业务方面,中国建筑2022年实现合约销售额4016亿元,同比减少4.9%,合约销售面积17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7%。公告还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建筑新购置的土地储备达到1234万平方米,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持有的土地储备为8744万平方米。

华润置地:2022年全年,华润置地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3013.3亿元,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1425.46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减少4.6%及14.4%。其中,华东大区贡献销售金额962.71亿元,位列第一,其次是华北大区,贡献684.96亿元,紧随其后是深圳大区,贡献324.41亿元的签约金额。

复星国际:1月12日,据财新报道,复星国际获得中资银团120亿元贷款。报道称,1月12日,复星国际在中国境内的主体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中资银团120亿元贷款,参与机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等。贷款签字仪式已于当日上午进行完毕。一名银行业知情人士称,这笔贷款或将主要投入到复星集团在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布局,以及财务资金等方面。

信达地产:1月12日,信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全资子公司广东信达地产有限公司与信达地产关联方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信达下属公司信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参与认购芜湖信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份额。合伙企业总认缴规模为12.14亿元。据悉,合伙企业拟投资深圳区域某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进度正常。项目总货值约22亿元。合伙企业将根据协议约定,在付款条件满足后,支付投资款项。

融侨集团:1月12日,融侨集团与福建简而信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签订《福州融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拟将公司子公司福州融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福建简而信生活服务有限公司,交易对价为3.23亿元。融侨集团表示,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收到的股权对价款将用于公司下属子公司保交房相关支出。

龙湖集团:1月12日,上交所信息显示,重庆龙湖企业拓展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受理”。据了解,债券发行品种为小公募,拟发行金额200亿元。发行人为重庆龙湖企业拓展有限公司,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交建:1月12日,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度非公开发行优先股预案的公告,公告指目前预案董事会审议通过,尚需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预案指,本次拟发行的优先股总数不超过3.00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00亿元。

中国交建:1月12日,上交所信息显示,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状态更新为“已受理”。据了解,本期债券品种为小公募,拟发行金额30亿元。

华润置地:1月12日,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申购说明。据了解,债券拟发行规模15亿元,期限为179天,申购区间为1.80%-2.10%。债券主承销商和簿记管理人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骏集团:1月12日,厦门中骏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文件。据了解,本期债券发行金额上限15亿元,期限3年,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债券不低于10.5亿元用于项目开发建设和购回或偿还中骏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境外美元债券用途、不超过4.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碧桂园: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公开市场进一步购回金额218,390,000美元2023年1月到期的4.75%优先票据。此前,碧桂园已完成回购于2023年1月到期的4.75%优先票据,本金总额15,000,000美元。自2022年5月3日起及截至1月11日,碧桂园已于公开市场进一步购回金额218,390,000美元的该票据,所购回的该票据已相应注销。碧桂园透露,公司将继续监察市况,并于适当时候进一步购回优先票据。

--THE END--

【导刊新视频栏目“湾居臻选”】

本刊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谢炎燊、陈慧霞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