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拆迁补偿,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否则就是不合法的法院征收征地补偿不动产确权

拆迁补偿,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否则就是不合法的法院征收征地补偿不动产确权

拆迁可能一生只能遇上一次,所以很多被征收人在面临拆迁时会有一连串的疑问……房子或者宅基地能拿到多少钱?拿到多少安置费?拆迁补偿合不合理?如何确定补偿款在多少范围之内是合理的?提高补偿有什么依据?该依据什么标准来进行合理规划?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是广大农民朋友关心的问题,之前楹庭律师也从各方面介绍过相关的法律知识。但还是有些人不清楚遇到征收补偿不合理的情况该怎么办?



新《土地管理法》2020版 第四十八条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其中特别规定了对其中的农村村民的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来进行相关的安置,采取具体的安置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这里就提到了一个先补偿后搬迁的问题。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7条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在此之前,新的《土地管理法》出台之前,《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第 二部分的第15项的规定,加强征地实施过程的监管,征地补偿安置不落实的,不得强行使用被征土地,这也是一个“先补偿后搬迁”,就是先补偿安置,后搬迁的问题。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的96号,第 三部分第七项规定,切实做好征地涉及的拆迁补偿安置工作,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程序做到先安置后拆迁,也要求先安置后拆迁。

无论土地性质是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征收,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时有个原则,就是居住条件有改善。在征收时尊重被征收人的意愿,相关的法规也是维护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对个人的房屋以及土地的相关权益,从法律上得到保护。

对于征地补偿标准,国家是有法律明文规定。行政部门不执行国家规定标准,侵犯了村民们的合法权益。村民们因此对补偿决定不服,符合行政诉讼的条件,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值得一提的是当您遇到拆迁问题前期进行咨询的时候,您需要准备和提供的相关材料有:房房屋所在地的房价水平、房屋征收用途、房屋征收公告、房屋评估报告、土地性质(国有/集体)、房屋全景图片等。

无论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还是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征收,都要遵循一个“先补偿后搬迁”的原则,要依法给予被征收人进行安置补偿,只有在被征收人已经得到安置补偿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安置补偿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才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时候,法院也有相关的规定,涉及国有土地强制执行的规定,如果是强制执行,关于土地行政案件的若干规定里,关于执行责令交出土地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先补偿到位,或者是被征收方拒绝接受补偿,没有合法的正当的理由,这是两点,当然了,如果理由是正当的合法的,就不算是这种不符合的情况,就不应该裁定强制执行。

并不是所有没有权证的建筑都是违章建筑。无证房屋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历史政策原因所致,有的是相关部门不守承诺所致,有的是房屋所有人自己的过失或故意为之。对“无证房屋”性质的认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历史政策等因素来确定,不得一刀切,一律认定为“违建”。

因此,如果被征收人的房屋系无证房屋,征收方不能直接将被征收人的房屋认定为违建而实施强拆,更不能不给任何补偿。

违章违法建筑能不能获得补偿,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不是违法建筑。如果你正面临着拆迁,遇到了相关违章建筑要拆除的法律问题,就要及时地联系相应的律师,帮你分析建筑物是否属于违章建筑,以及拆除能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的法律问题。

本文法律知识并不代表其法律建议,如遇同类问题应当具体分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