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数智周刊丨更好支持数字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大显身手文化产业元宇宙

数智周刊丨更好支持数字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大显身手文化产业元宇宙



发刊词

数字经济是指以信息和知识的数字化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有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为提升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重要动力的广泛经济活动。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不仅自身创新能力强,对加快其他产业创新发展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并加快“教育数字化”“文化数字化”等转型。

中国经济时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高端智库媒体优势,创办数智周刊,以更好观察数字经济实践,汇聚专家观点,提炼发展规律,解析新产品新业态,服务决策咨询,优化政策治理体系。


数智讲堂

■黄斌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和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并对世界经济、科技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7.1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15.3万亿美元的规模。这既得益于数字经济本身技术周期短、产业迭代快、更有利于后来者追赶的特性,也得益于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不断成熟的资本、人才等要素市场,同时与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政府对数字经济审慎包容的监管方针密切相关,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

要紧紧抓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在巩固我国数字产业化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才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塑造实体经济新动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

在加快创新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数据要素在创新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方面数据要素具有内生增长、低边际成本、易复制、非损耗等特点,能够克服传统要素的稀缺性和排他性,加大创新的要素供给。另一方面,数据要素还能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进而深化市场分工,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的组织,提升整个经济体的发展效率和创新能力。

下一步,应着力解决数据难以确定产权、难以定价、难以交易等问题,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建设,探索将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适当分开,并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技术,解决数据流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促进数据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积极推动数据和知识软件化、系统化、平台化,提升数据要素服务能力。

以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必须要着力发挥数字经济在扩大内需、

优化供给结构上的积极作用

提振消费是今年的优先工作。数字经济通过平台经济、网络零售等新业态改变了消费形态,扩大了消费需求,提高了交易匹配效率,并进一步通过消费方式变革推动了生产方式由“标准+集中”式的工业化大生产向“定制+分布”式的数字化柔性生产体系转变。

数字技术还将教育、医疗等部分“不可贸易”的服务业变得“可贸易”,扩大了服务消费的规模和范围。下一步,应强化数字经济对传统消费业态、场景的创新带动能力,并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水平,提高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以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必须要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具有网络效应,接入主体越多收益越大。我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消费者,但在生产端,传统行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很低,“转不起、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下一阶段,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网络效应的重点是扩大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广度”。一是要深化“因业施策”,找准产业和企业的痛点,“由易到难”推动数字化转型,切实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二是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支持门槛低、易部署的小程序,云化SaaS软件等“轻量应用”“微服务”提供者,以创新券和税收抵扣、研发加计扣除等形式,帮助企业加快迈出数字化转型第一步。

以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必须要着眼于以“出海”强化国际竞争力

我国在部分数字经济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发达国家仍占据技术的制高点。

下一步,在产品和服务出海的基础上,还应加强资本出海、技术出海,通过收并购先进企业和技术、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引进或在当地雇用人才等多种方式,广泛汇聚全球优秀人才和技术,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必须牢牢维护产业安全、数据安全,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数字经济的“卡脖子”往往并不是因为国内没有可供国产替代的产品,而是由于产品和技术不成熟,市场规模较小,反过来削弱了进一步技术迭代的应用基础和持续投入的财务基础,形成恶性循环。

破解“卡脖子”难题,关键是通过政府采购或制定相应的数据收集、存储和安全规则等措施,扩大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尽快实现“使用—反馈—提升技术—扩大市场”的良性循环。

数据要素内生且近乎无限增长的特性和资本增值相结合,可能会催生更具风险的金融产品甚至金融“寡头”。因此,在发挥金融科技对降低交易成本,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本周转效率的优势的基础上,更要明确将金融科技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科技的资格审查和数据监管,强化金融机构竞争,并鼓励龙头企业等参与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信用贷、订单贷等更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唯有更好地认识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坚持自立自强,方能更好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勇立潮头,在高质量发展中大显身手。

(作者系国研经济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政策前哨

未来已来 中国元宇宙产业企盼沃土加身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李海楠

元宇宙,作为当前最炙手可热的存在,头顶“创造未来”光环,自“2021年元宇宙元年”的两年多来,让全球劲刮“元宇宙之风”,且势头到了2023年依然不减。

近日,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2023年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首次提出加快谋划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此番表态引起各界对“2023年政策面行将发力元宇宙产业顶层设计”的无限遐想。

地方先行抢占元宇宙细分行业

近两年来,作为未来产业“新宠”,元宇宙受到多地青睐,且扶持政策迅即落地的景象正在神州大地持续上演。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武汉、海口、重庆、沈阳、河南等29个省、区、市支持并发布了元宇宙发展的措施和行动计划,引导元宇宙产业融合,鼓励元宇宙技术创新,推动元宇宙示范应用,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所谓百家争鸣必有佼佼者。“元宇宙产业在很多细分领域都取得了进步,也产生了一些有探索意义的经验和模式。”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兼元宇宙文化产业分会会长陈少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在具体操作层面,应多鼓励各地方产业政策聚焦具体细分行业,以便能带来切实的产出和效益。

“以数字产权为例,其涉及NFT、游戏道具、虚拟人,也包括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所有财产和资产。数字产权及其交易将是十年内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门类之一。”陈少峰介绍,北京、上海等都在发力数字产权交易,比如,被称为“IP元宇宙”的NFT(非同质化通证)正在快速推进。

陈少峰认为,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应该制定保护数字产权并促进交易的机制、监管办法和平台运行规则。建立规范的拍卖和交易平台,促进NFT的稳健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1月1日,全国首个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中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在北京启动,该平台高度关注元宇宙、Web3等新技术、新场景,并致力于挖掘中国的数字资产及IP。

“元宇宙相关产业在今年会呈现提速布局的态势。”陈少峰认为,在产业的顶层设计上,期待加速成型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助力培育和完善包括元宇宙在内的多个未来产业发展。

顶层设计应坚持动态完善助力产业培育

元宇宙产业背后的重要基础依托正是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积累。“十四五”时期,数字化对各领域的发展都将成为质变的关键“变量”。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当前背景下政策面大力鼓励的方向之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我国而言,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优势。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千兆光网具备覆盖5亿户家庭的能力。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日趋凸显。

“任何产业从萌芽发展到壮大崛起,都需要将产业发展与国家长期战略目标相结合,通过制度和政策框架,促成产业要素高效流动、灵活再循环的产业生态体系,如此才能带动行业内企业高速成长。”在汪浩看来,元宇宙自身孕育着无限的产业融合和重组可能。这或许也将为数字经济寻求长远发展提供具有巨大韧性和回旋余地的广阔“舞台”。

显然,引领元宇宙产业在中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不仅是市场之所需,更是决策者之所急。

“产业并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关键要看有没有适宜的土壤和环境。”汪浩认为,应尽早、尽快形成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动态完善机制的产业顶层设计,让中国元宇宙产业沃土加身,潜移默化引领元宇宙产业欣欣向荣,从而为数字经济在新时代大展拳脚提供强劲内驱力。

数智前瞻

2023年元宇宙将呈现一系列新变化


■龚才春

随着2023年的到来,元宇宙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在历经两年来的迅速出圈,元宇宙似乎来到了关键路口。大家都在问:2023年元宇宙应该怎么发展?元宇宙到底还能坚持多久?

笔者认为,在2023年,元宇宙的目标是要尽快形成商业闭环,完善产业政策,积极促成元宇宙应用于实际场景,继而产生实际价值。

力促产业落地比思想创新更重要

如果说2022年是元宇宙的春秋时期,那么2023年则是元宇宙的战国时期。新的一年,人们更希望看到元宇宙应用于实际的应用场景,解决实际的问题,产生实际的价值。

2023年须更加关注元宇宙商业模式。在数字人领域,2022年做了大量的探索,柳夜熙、希加加、度晓晓、AYAYI、洛天依等是2022年知名的数字人IP。虽然数字人是一个千亿级产业,但是已经闯入了近30万家企业,这些企业都将在2023年进行激烈的商业竞争。谁能获得更多客户、更多订单、更多口碑,谁将在角逐中胜出。

文旅是元宇宙的先导产业,许多元宇宙公司都将目标聚集在文旅产业。但是文旅并没有特色出彩的元宇宙案例,应用场景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剧本杀、灯光秀、VR纪录片都需要更多地落地。

影视是许多人憧憬的元宇宙场景。影视级的纯数字人演员,人工智能驱动或剧本驱动,是元宇宙在影视拍摄方面的理想,目前还不现实。但是影视作品的视觉预演能够节约剧组大量费用,在2023年值得关注。

沉浸式内容是元宇宙的核心,是元宇宙经济繁荣的基础。在2023年,沉浸式内容生产将走出实验室,真正进入市场。沉浸式内容走出实验室,最有可能在影视作品或宣传片领域,相应的元宇宙影院也预计在2023年会出现。沉浸式内容生产才能带动NFT相关产业,以及对应的区块链技术生态。区块链也将由过去的技术生态转化为产业生态。

元宇宙商业业态急需尽快形成闭环

由于元宇宙是一个新事物,产业界对元宇宙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许多商业业态还比较初级,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闭环。

2023年,元宇宙各赛道产业发展将向深水区迈进,业态也将探索商业模式的闭环打造。在这一年,数字孪生将逐步在各行各业落地:更多元宇宙工厂将开始建设并在工厂的实际生产、运营、管理中发挥作用;智慧城市将有望向孪生城市过渡,并在政务、反恐、应急等场景发挥作用;元宇宙导航将开始出现,并成为未来导航的主要形式。在这一年,NFT将逐步找到落地的商业模式,解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实际价值,打造商业闭环。在这一年,元宇宙将在工业、农业、教育、医疗、军事、金融、电商、政务等众多行业找到商业落地场景。

2023年的元宇宙产品研发,都将往商业闭环的方向发展。在商业闭环的打造过程中,需要注意打造最小可行性产品,尽量不要一开始就瞄准大而全的产品。

考验决策智慧探索监管与创新平衡点

我国政府对科技新事物历来包容,监管相对宽松。现在,挂着区块链技术外衣的元宇宙、Web3.0再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大创新,又开始考验我们监管部门的智慧。

制定合适的科技监管政策,考验着各级领导的智慧。监管太强,很容易把创新磨灭;监管太弱或者监管缺失,很容易导致市场混乱。最佳的科技监管就是在科技创新与市场秩序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而这一个平衡点的寻找是非常困难的。

正如庄松林院士所说,“所有的科技监管历来都是刀锋上的舞蹈,必须准确掌握监管与创新的平衡点。稍微偏左或者稍微偏右,都有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互联网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政府监管的网络世界只遵循丛林法则,没有法律存在的网络世界只会弊病丛生。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的集合体,更需要科学化、专业化的政府监管,元宇宙时代也不能走互联网时代“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

积极跟进标准,掌握标准话语权

元宇宙是众多数字技术的集成创新,是互联网的一次体验革命。元宇宙涉及的核心技术有20多种,各核心技术如何构建统一的元宇宙,各元宇宙项目怎么互联互通,各数字产品怎么在不同的平台、不同产品间流通……这些都需要标准。

标准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谁的技术转化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作者系武汉元宇宙研究院院长)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