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恒大财富开始抓人了,释放了什么投资信号?集资金融理财产品

恒大财富开始抓人了,释放了什么投资信号?集资金融理财产品



文/金立成

金立成,是一位奋斗在一线的创业者,更是一名活跃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还是一个躬身红尘的修行者(道家),金巴巴财策创始人,财经专栏作家,拥有17年专业投资经验,著有雪球丛书《聪明投资课——一个独立投资人的心路历程》,专注于投资教育和家庭、家族财富顶层设计与咨询。

(本文2000字左右,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这是“立成说投资”第558篇原创文章)

终于忍不住了,经过为时长达2两年多的债务化解历程,恒大财富终究还是没有熬过去。就在上周末,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布官方案情通报:对恒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所谓“刑事强制措施”,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抓人”的意思。

恒大财富出问题,是两年前的事了。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开始抓人呢?根源在于之前管理层在给恒大一定的时间来处理这个烂摊子,如果能够收拾得当,可以最终实现债务重组或者兑付投资者的本金,那么这件事很可能就会不了了之。但让投资者感到非常遗憾和失望的是,在今年8月末,恒大财富就彻底摆烂了,公开发布公告称无法实现之前的兑付方案。

这则公告无情地击碎了所有投资者的幻想,不少投资者终于开始醒悟了,之前恒大财富所谓的兑付方案,不过是后来“摆烂”的缓兵之计而已。现在公安机关开始介入,这很可能意味着恒大财富事件将会升级为刑事案件,后面被定义为“非法集资”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如此,按照之前同类事件的处理惯例,投资者们就别指望能拿回多少投资本金了,血本无归的概率极大。

投资者要明白的是,《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已经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明确提到,非法集资参与人应当自行承担参与非法集资受到损失。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任何单位。这一条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等于是让民众认识到参与非法集资的巨大风险,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说白了,投资者千万不要当“巨婴”了,成年人一定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国家不会为“非法集资参与人”承担任何损失,不要等到出事后,就开始到处哭闹,给管理层找麻烦。近10年来,国内“非法集资案件”层出不穷,之前影响力较大的有“E租宝”和其他各类P2P平台等,这些平台出事后,给社会的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上述条例中明确了构成非法集资需满足的三要件:一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二是“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

那么恒大财富是否会定义为非法集资呢?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这是因为恒大财富并没有官方批准的金融牌照,这一点就非常严重了。另外,恒大财富旗下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在给与之关联的地产公司来募集资金,也就是业内比较知名的“自融”玩法,搞资金池,借新还旧,与庞氏骗局毫无差异。

因此,综上简要分析来看,购买了恒大财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就不要心存侥幸了,要做好血本无归的准备。根据有关媒体报道,许老板早就离婚了,估计很早就做好资产隔离和风险设计,恒大地产在名义上也已经破产,负债2万多亿;恒大财富也就是一个空壳公司而已,一旦进入司法拍卖程序,留给投资者的资产几乎为0。

恒大财富暴雷,与目前市场上吵得沸沸扬扬的“中融信托”暴雷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违法事件、刑事案件;而后者或许只是经营或管理不当而已,不会定义为非法集资的,根源就在于信托牌照是受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严格监管的。

恒大财富出问题只是当前投资理财市场里的冰山一角而已。市场里还有不少这样类似的案件,以笔者10几年的专业从业经验来看,后面理财产品出现暴雷的很可能就是各类地方的“伪金交所”备案的金融产品了。这类产品常年被包装成“固收类”理财,其底层资产风险很大,禁不起细细研究。当然了,有些投资者习惯了高收益,路径依赖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

自《资管新规》落地后,理财市场里就很少再有“刚兑”产品了。笔者曾经反复说过,目前市场中只有三类产品是隐性刚兑的:(1)50万以内的银行存款(注意是存款,不是银行理财产品,而且金额在50万以内);(2)国债(以国家信用为背书);(3)寿险产品的现金价值(保险法兜底)。至于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其投资风险各有差异,完全没有“刚兑”一说,投资者一定要谨慎小心,不要听那些所谓理财师在那里瞎吹无风险。

投资行业一直都是高门槛的,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其实都是匮乏金融常识和投资常识的,所以他们在投资路上一定会为自己错误的认知买单。另外,市场上绝大多数所谓“理财顾问”或“投资顾问”其实都是非常不专业的,他们不过是单纯以赚销售佣金为目的的产品推销员而已,为了卖掉各种垃圾产品,不惜出卖自己的良知,根源在于这些顾问们的利益没有与投资者的利益深度绑定。

在这种背景下,缺乏专业认知的投资者最好就不要去参与什么理财投资了,老老实实存点钱也好,跑不赢通胀也没有关系,至少不会出现血本无归的情况。如果有些投资者的手里资产的确较多,需要做专业大类资产配置,笔者的建议是一定要去找身边靠谱、德才兼备的“买方”投资顾问,为专业的咨询服务付费,不要有白嫖心态,否则到头来吃亏的是投资者自己。信息不对称自古有之,投资领域的信息不对称尤其多,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