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最美辅导员”赵颖虹:将你和我变成“我们”

“最美辅导员”赵颖虹:将你和我变成“我们”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学生想介绍党史知识,有的学生想讲红色故事,还有学生计划浏览网上红色纪念馆并剪辑视频。赵颖虹决定先带学生梳理党的发展历程,撰写宣讲稿,耐心标注出学生的错误和知识盲区。“我们一起围绕宣讲团的目标、内容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知道年轻人想学什么,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什么,努力将他们头脑里的想法变成现实,给予他们足够的参与感。”

2021年年初,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推出党史学习教育微宣讲专栏——“分分钟学党史”,每周聚焦一届党代会的知识和故事,打破以往“我说你听”的传播方式,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主讲、老师指导,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每期选题的文字、视频、录音,赵颖虹都会带学生进行多轮打磨。

同时,她充分吸纳宣讲团学生前期的创意,开设一分钟说党史知识、两分钟讲党史故事、三分钟逛党史纪念馆等子栏目,将长历史融入短叙事中。“相较于长篇累牍而又略显沉闷的党史知识,学生更喜爱简短的信息,以微观叙事来反映宏大历史。”

党代会和两会什么区别?中共一大为何在两地召开?西湖会议中说了什么?……赵颖虹观察到,当学生看到亲手打造的文稿、视频等作品在公众号等平台发表时,他们非常高兴和骄傲。

这些年,赵颖虹逛微博、刷B站、上知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兴趣喜好。她总会出现在宿舍、食堂、操场等学生聚集的地方,开展“学霸小课堂”“相约早餐计划”“每日学习打卡”等活动。新生入学时,她为新生与家人拍全家福,大四学生离校时,组织毕业生“给母校送一张老照片”“给老师写一封信”;就连毕业后的学生党员,也会收到她寄出的“初心大礼包”……

在赵颖虹看来,思政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和思考,在广阔的社会中上好“大思政课”,让学生收获知识和触动。讲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时,她带领学生前往安徽省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围坐在一起进行探讨;讲《脱贫攻坚》专题,她就带学生走进贫困村,让单调的课堂“有了风景”。她还创新组建了“形势与政策”学生党员备课中心,开展“时政谈”“微讲坛”,将学生党建与思政理论课融合。

在赵颖虹等老师的努力下,近年来,安徽工业大学不断创新做优思政教育,成立大学生宣讲团、辅导员宣讲团,实施“1+1+1”思政委员培训共建模式,打造思考型、学习型、专业型的思政团队。该校也连续两年有教师获评“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

随着年龄增长和工作岗位的变化,赵颖虹有时感觉“自己离学生远了”。她常常反问自己,是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

面对年轻一代学生,赵颖虹也有了新的工作思考,“学生在变化、时代在变化,我们自身也在不断变化,但思政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一直坚持身体力行,让学生做什么,自己首先就得做到。只有爱学生、爱工作,才会愿意去钻研、去思考、去理解、去包容、去尊重、去欣赏”。

在她看来,00后身上呈现出独特的身心特征,比如更自信、更聪慧、更好奇、更自主,兴趣爱好更多元、更个性。“老师们首先要尊重和理解他们,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评判或者否定他们,才能真正将你和我变成‘我们’,形成成长的共同体。”

近日和新生交流时,赵颖虹说,刚进入大学,大部分人会产生困惑,如学习模式改变、离开父母走向独立、因目标缺失而感到迷茫等,这些是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经历。“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先行后三思’。当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时,就多尝试。只有不断实践、思考和总结,才能发现心中最想要的答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