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财政加码!云南“真金白银”稳经济促发展保民生教育云南省中央财政资金

财政加码!云南“真金白银”稳经济促发展保民生教育云南省中央财政资金


提请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的《云南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未来五年,云南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谋划,大力加强“发展财政、民生财政、效能财政、安全财政”建设,持续提升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奋力开创新时代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亿元

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今年,云南将安排302.7亿元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其中: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安排1.7亿元,力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安排220亿元,省本级财政安排81亿元。

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支持全产业链重塑云南烟草产业新优势,提高烟草“第一车间”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级精品文旅康养产品,建设世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行业调结构、补短板、增动能。支持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打造“绿色云品”,推进云南向现代农业强省迈进。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进开发区振兴和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完善产业强省财税政策,发挥省重点产业投资基金优势,支持重点产业增强韧性和竞争力。

亿元

实施扩大

内需战略

今年,云南省将安排809.7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安排126.7亿元,力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安排450亿元,省本级财政安排233亿元。

全力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加大新建机场建设支持力度。支持民航“强基拓线”工程。支持普通公路和农村公路管养。支持农村公路“巩固提升”。

支持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兴水润滇”工程,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支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

着力优化基础设施布局。重点支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亿元

用于提升教育科技人才方面

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

今年云南安排576.1亿元大幅度提升教育科技人才投入力度,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其中: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安排197.5亿元,力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安排50亿元,省本级财政安排328.6亿元。

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点支持健全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支撑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教育服务能力新发展格局,积极支持高校化债。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研发平台投入,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建立省州市财政科技联动投入机制,打造一批科技引领产业示范县。

深入推进“兴滇英才”计划。引进教育科技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一批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落实税惠政策

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云南将全面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和助企纾困政策,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全省各级预算单位在政府采购预算中,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20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采购项目预算总额超过上述标准并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该部分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加强财政金融协同,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89.1

亿元

加快建设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今年,云南将安排89.1亿元,强化对外开放资金政策保障,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其中: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安排3亿元,力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安排60亿元,省本级财政安排26.1亿元。

支持建设印度洋方向陆海大通道。支持中老铁路产运贸一体化发展,推动以中老泰、中越为重点的国际班列班车高效运行。加大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力度。

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加快推进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各项工作,支持磨憨国际口岸城市高标准建设,推动智慧口岸建设、自贸试验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经开区、综保区、边(跨)境合作区等重点开发开放平台联动扩大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格。

推动内贸外贸创新发展。加大外商投资奖励,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促进边境贸易、跨境贸易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亿元

推进新型

城镇化建设

今年,云南将安排244.2亿元,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其中: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安排38.6亿元,力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安排170亿元,省本级财政安排35.6亿元。

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城市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开展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等行动,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和人民生态福祉。支持城乡融合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亿元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2023年,云南将安排140.2亿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其中: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安排83.7亿元,省本级财政安排56.5亿元。

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开展美丽河湖奖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支持拉市海、纳帕海、普者黑保护治理。

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支持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和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支持国土空间修复和林业草原生态综合治理,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完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重点区域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

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继续注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项目落地云南。支持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亿元

加大投入

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云南将安排1682.6亿元,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安排646亿元,力争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安排50亿元,省本级财政安排986.6亿元。

坚持就业优先。支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支持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兜底保障。支持做好民政、残疾人事业、退役军人等方面服务保障。

全面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深入推进“文化润滇”。支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支持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疾病救治、防控物资、疫苗接种等领域的资金保障,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支持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亿元

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

今年,云南将安排394.1亿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安排240亿元,省本级财政安排154.1亿元。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重点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等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支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农业生产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储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推进乡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财力下沉

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今年,云南将安排省对下转移支付补助3447.4亿元,加上省本级财政年初预算对下补助561亿元,共安排省对下补助4008.4亿元,比2022年预算增长8.9%,支持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增强基层保障能力。

持续加大省对下财力补助力度。促进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高质量发展。提升县级“三保”财力保障水平。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排增收,将省本级分享的四项收入增量全额留归各地,引导激励基层培植财源、促进增收,提升财政自给率水平。将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确保基层对基本民生、重点领域的财力保障。

持续强化“三保”工作措施。完善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划分县区风险等级,实行“一县一策”分类管控。加强基层财政运行监测预警,坚决兜住基层“三保”底线,严防“三保”风险。

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基本实现惠企利民补助资金全覆盖,为市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提供财力支持。提高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管效率,推动资金快速精准下达和使用,更好支持基层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亿元

牢牢守住

安全底线

今年,云南将安排265.6亿元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其中:统筹中央财政资金安排40.2亿元,省本级财政安排225.4亿元。

保障边疆稳固和边境安全。支持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及运行维护,建立健全物防技防人防相融合的边境管控体系。

支持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云南。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支持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建设。

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压实各级各部门化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化债目标任务,分类施策制定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督促高风险地区尽快降低债务风险水平。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监测,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融资举债行为。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孔垂炼 赖蕊 刘金山)

责编:杨麒钰

校对:刘兵兵

监制:郭云旗

审核:赵梅圭

云南经济日报

更主流|更新锐|更价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