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中国人口首次负增长!将影响哪些行业?老龄化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首次负增长!将影响哪些行业?老龄化人口老龄化





花朵财经原创

时隔61年,中国人口发生巨大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为196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同期,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为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老年人口规模则持续攀升。2022年年末,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76亿人,占比62%,相对2021年降低0.5个百分点。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则为2.10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达到14.9%,相对2021年继续提升0.7个百分点。

面对2022年中国人口形势发生历史性转折,那么这将对我国的产业经济带来哪些深远影响呢?

放眼全球市场,人口负增长现象并不少见,许多发达国家人口均处于负增长。

根据联合国公布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数据,2021年,有38个国家处于内生性人口负增长,它们的负增长主要源于长期低生育率。

尽管经济增长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能够持续推高人类的预期寿命,但老年人口持续攀升,使得死亡人口上升不可避免。

若想防止人口总量下降,关键还是在于提高出生人口。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生育孩子的成本在大幅上升,生育意愿下降是世界普遍的规律。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育龄夫妇陷入两难。一方面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另一方面是高昂的养育成本。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数据,我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城镇家庭约为63万元,农村家庭约为30万元。

具体来看,养育成本最高的是上海,高达103万元。排在第二的北京,同样高达97万元。



住房、托幼、教育等成本偏高,无疑进一步抑制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在当下的高成本时代,生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如同高涨的物价,节节攀升。

在此背景下,年轻一代生育意愿也持续走低。根据2021年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

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也由2017年以来一路下滑,连续多年处于负增长状态。2017年-2022年,分别为1723万、1523万、1465万、1202万、1062万和956万,平均每年减少100多万。

受出生人口数量增长放缓,甚至在 2017年后持续下滑,成了婴配粉市场最大的不利因素。根据欧睿国际数据及测算,2021年我国婴配粉市场规模约为1587亿元,同比下滑6%。

还有玩具行业、教育行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等,或都将逐一受到波及。以韩国为例,随着出生人口不断下降,韩国数千所幼儿园正在悄然消失。据媒体报道,在过去5年里,韩国有近7000家幼儿园关门,占总数17%。

受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加剧影响,同时给年轻人带来了不少的“上养老、下育幼”双重的负担。

根据泽平宏观数据,2020年老年抚养比为19.7%,预计2050年突破50%,意味着每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一位老人。抚养老人和养育小孩成本高昂,年轻人将两头承压。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养老金维持收支平衡压力也在逐渐加大。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养老金收不抵支将出现在2028年,到2035年将耗尽累计结余。

不过在人口结构老龄化背景下,一些行业未来增长的速度或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具有中长期的增长空间。

根据《中国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老年群体的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娱乐社交、疾病管理、养生健康及日常生活四个方面。

其中日常生活消费占比为69%,健康养生为12%,娱乐社交为11%,疾病管理为7%。从消费细项来看,食品餐饮、日用品、旅游、服装配饰为排名前四的支出,其次是疾病诊疗、养生理疗、营养品。



基于2013-2020年养老相关宏观与产业数据,根据《2021-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预测,2025年养老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

未来5年的养老产业,也将提前完成产业培育期,正式迈入产业爆发期。其中,智慧养老、适老化改造、老年用品、老年文化等细分领域产业前景广阔。

在老龄化趋势和单身独居青年比例上升的背景下,随着人们对陪伴和精神慰藉的需求上升,同时助推了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

根据艾瑞咨询《2021年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测算,中国宠物行业规模自2015年的725亿元到2020年的2988亿元,6年复合增速达32.8%,预估到2023年该产业规模将突破4400亿元。

不过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并不利于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经济增速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

具体而言,在开支方面,老年人对价格较为敏感,购买意愿不强,除满足基本生活必要开支外,对其他可选消费支付意愿平均并不强。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进展加深,人口红利也将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在此趋势下,“机器换人”也开始提上议程。

以“世界工厂”东莞为例,最近几年,转型升级成了东莞的核心命题。从2014年东莞开始以“机器换人”,以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为抓手,率先实施机器人智能制造应用示范。

到2016年6月从东莞市政府获悉,为支持企业进行机器换人,东莞又将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撬动100亿元技改融资,在3年内实现60%以上企业采用融资租赁开展机器换人。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机器人+”应用不断拓展深入,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22%。

由于人口老龄化推升劳动力成本变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进行巨大的转变。

根据立鼎产业研究数据,2015-2019年,在所有制造业项目中,工业增加值年复合增长率排名前五位的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这5个行业自2015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减速换挡,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年复合增速仅有3.3%的过程中,仍保持了4%以上,甚至5%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另外,2015-2019年,工业增加值年复合增长率排名倒五的为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制品及制鞋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不难看出,工业增加值快速增长的行业均为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而增速缓慢的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就目前来看,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巨变,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升级或转型将成必然,中国制造业也势必将驶向“中国智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