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中美有共同的经济利益,但是经济不可能优先于政治,只能缓和美国地缘

中美有共同的经济利益,但是经济不可能优先于政治,只能缓和美国地缘

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1月18日在访问非洲之前,绕道瑞士,与正在那里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国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举行了会谈。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双方进行了专业、深入、坦诚、务实的交流,会谈富有建设性。



这次会谈整体上效果不错,关键原因依然在于美国需要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便应对之后的经济风险以及之后长期的两国互动问题。也应该看到,耶伦和刘鹤的会谈主要还是涉及1-2年内的短期合作,这个领域上中美有着非常明确的共同需求。

这种共同需求源于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秩序以及中国复兴之间的共同联系,中国的持续经济增长与新自由主义秩序关系是密切的,这不必否认。没有新自由主义,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会缓慢很多,经济增长也不会那么持久。只是中国还在新自由主义秩序中加入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使得即便在新自由主义秩序之下,中国依然可以持续获得长期的产业升级和较为独立的资源配置能力。



只是也应该看到,这种经济上的共同利益并不直接导致中美关系的稳定。之前主流观点认为“经济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但是历史上出现了非常多的反例反而证明,经济合作并不能阻碍霸权国家对挑战国的担忧,政治和经济之间依然是政治优先。美国已经完成了对华的基本战略框架和配套组织建设,两国进入“战略竞争”阶段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不是中国单方面不愿意就能避免的。



当然,中美关系极为复杂,这一断言本身意味着对于中美两国来说,在不同的领域有着截然相反的、矛盾着的要求。特别是美国方面,在经贸上高度需要中国的合作,但在地缘政治上又高度需要打压中国。而美国的政治体制本身在这两方面都会体现,而其内在的整体结构性问题会让打压中国的需求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短期内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但凡他们没那么需要也就不会有此次耶伦与刘鹤的会谈,这是为打开两国合作的氛围而针对性安排。重点依然在于布林肯即将开始的访华工作,这会涉及更大层面上的问题。

只是我们不能太指望美国会有一体的行动,所谓的“该合作的合作、该竞争的竞争”就是美国利益最大化的宣言,而美国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要求是需要被中国削的,这就是更为复杂且深度的博弈。而对于中国而言,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一体化的通盘考虑,对于中国来说发展和安全都是一个问题。中国会表现出一致性,而美国则会尽可能地“精分”。

2023年我们大概率会看到美国方面在经济问题上积极与中国互动,同时在地缘特别是台湾问题上继续积极动作。而中国的基本策略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我们可以在保持有利的地缘博弈场地中限制美国的压制行为,同时在经济上保持合作,甚至利用地缘博弈为经济合作制造新的机会。当然,这种思维方式和目标本身也要求极高的控制力,我们也应该认为要实现这种有利于中国的目标会有不少的阻碍。



但只要保证双方斗而不破,整体格局将有利于中国而不是美国。未来的对抗会很激烈同时也很复杂,我们还是需要建立相关的心理预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