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一个关于“舱驾一体”的认知谬误

一个关于“舱驾一体”的认知谬误

一个关于“舱驾一体”的认知谬误

作者| 宇多田

封面| 电影《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

舱驾一体芯片,被不少人误解了。

概念被吹起来之后,它通常被想象为:一枚芯片直达“高通8295+英伟达Orin”的强强组合效果。

然而,即便是特斯拉的舱驾融合,也是把多枚芯片塞进一个铁盒子里。好处,便是网上宣传的“互联线束变少”“通信高效”云云。

另外,高阶智驾率先诞生于新能源车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电车自带电解液”这个天然提供水冷的环境。而功率高达上百瓦的超大算力芯片,几乎不可能被塞进油车。这个问题,也会限制高阶舱驾芯片的生存环境。

可以说,在走向高阶智驾的路上,没有合一;想被油车接纳,算力也很难提上去。

“这种‘娱乐系统还是娱乐系统,智驾还是智驾’的分离结构,最大的好处便是每个域可以做得越来越强,迅速迭代软硬件。” 黑芝麻产品团队指出,

“但对于低端车型,分立器件却对降本不利。”

因此,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相比ADAS厂商,座舱Tier1率先嗅到了“舱驾合一”的走势:

除了消费者接触最多的汽车空间,“泊车”也成就了高通8155。

因为这枚芯片自带了3个Tops的神经网络,给了“泊车”功能插足的机会。

一方面,泊车不涉及严格的安全问题;另一边,座舱芯片与360环视所需的GPU渲染能力完美契合,甚至比大多泊车芯片要强得多。

因此,2023年下半年,一家二线新势力把便宜的环视与泊车强塞入8155后,便开启了所谓“舱驾一体”真正落地的先河。

所以,舱驾正确的思路是“中低阶”和“降本”。

“我们的目标是15万以内的车,”

黑芝麻认为,高阶智能化应用还在探索,短期内很难合并,而中低阶则是必然。

“这些车原本可能有两三个控制器。从降本考虑,有必要将逐渐标准化的功能合并为一个。”

因此,C1296这枚舱驾芯片,目标一开始就是下探,没有上寻。

01

舱驾的本质

黑芝麻定义这枚舱驾芯片的时间点,是两年多以前。

那个时候,高通8155刚爆红。可以说,座舱系统是从8155开始,实现了从“功能到体验”的时代大跨越,逐渐成为标配。

而同一时期,黑芝麻刚量产的智驾芯片A1000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算力”,毕竟16Tops都在那时被归类于高算。

因此,作为一家芯片公司,在尊重车规芯片周期的前提下去预测两三年后的市场状态,难度很大。

“定义芯片,当时的思考与几年后的实际应用必然有出入。因为你很难在一开始设计时把座舱域和智驾域给固定下来。” 他们指出,两年后东西出来,用法与最早设想的场景一定有差异。

“所以,它既要兼顾未来的诉求,又要平衡成本,还要尽可能保持它的应用灵活性。”

然而,智驾的变化比想象中更加跌宕起伏。

两年时间,算力突飞猛进。A1000那时还被业内评估为“算力极为富裕”,满满的50多T在当时国产界的确是夸张的存在;而在当下,索尔被吹上天后,100T都显得没有了谈资。

当时,这个黑芝麻产品与技术团队,决定从成本和实用性出发,延续A1000的算力与软硬兼容性。

另一边,他们决定在保证能接入10个智驾摄像头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座舱”需要的片上能力。

而那时候,业界还没有完整的“舱驾一体”概念。

“我们当时想的是,把座舱和智驾能力,用一颗芯片实现。因为从半导体企业经营角度,出一颗完整的芯片,后续才便于灵活敏捷地配置裁剪,去应对快速变化的多个市场。”

一位黑芝麻产品经理指出,“多功能”和“灵活性”是他们做这枚芯片定义的初衷。

“当然,也不可能把整体性能定得极高,因为会与车规制程、面积大小与各种异构处理核心成本,发生冲突。”

然而,从去年底开始,市场再次风云突变,走向城市NOA的高阶智驾进入了瓶颈期,“降本旋风”刮起。

因此,三年前的“灵活”,匹配到了当下中低阶市场的“舱驾一体”。

本质上,他们希望这枚芯片既能被当一枚座舱芯片,也能做一枚智驾芯片,还能以座舱为主导,与行车、泊车和环视Tier2一起“搭伙儿”干。

黑芝麻跟座舱Tier1一起测算过:

两个控制器成本,包括外壳、线束、电阻电容、PCB加在一起,跟一个控制器成本相比,可以省掉近2000块人民币。

另外,以前行车记录仪归为“舱”,而前视摄像头则隶属于“驾”;但舱驾合一后,“前视”便也能兼做行车记录仪。这是一个来自特斯拉的巧妙思路。

而以前,消费者买了车后,即便有ADAS,都得自己买个行车记录仪。

“所以说,中低阶舱驾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一些10~15万新车型的规划团队。”

02

座舱为上,车规兜底

过去5年,座舱与智驾产业几乎井水不犯河水。后者通常也看不大上前者。

更确切说,座舱趋于功能固化与成熟,而智驾尚未收敛;

前者擅长软件,后者算法为王。

“座舱的系统软件投入一般都要强于智驾,因为足够复杂。

你想一下,语音识别、音效处理、地图、DMS、OMS和各种3D渲染也都在安卓的‘平板’上。”

黑芝麻这里说的“软件”,指的是系统调优与稳定性。

从根本上讲,智驾更像是座舱里的一个APP。只不过这个APP对安全的要求极高,开发难度极大。

因此,从系统应对机制角度,座舱对一枚SoC的要求必然更多。

譬如,如果启动“智驾全功能”,我们可以接受10秒的等待时间;但对于座舱来说,拉开车门那一刻,屏幕就得亮。

“display和audio模块,在智驾芯片里无需复杂的设计。而现在车上通常有8个喇叭,很多高端车型里甚至有20多个。这都需要去拓宽音频处理通路和能力。”

另外,座舱必然需要更强的CPU与GPU。仅仅这两条,就是绝大多数智驾芯片做不到的。

“譬如,TDA4的GPU有50GFLOPS,我们现在有十几倍的性能,而另一枚海外大厂的座舱芯片肯定更多。”

同时,他们也把CPU从A1000上的32K,在C1296上增至150K。因为人机交互系统是否卡顿,渲染效果是否酷炫,均取决于GPU与CPU算力。

其中,10个基于Arm78AE的CPU,智驾与座舱既有各自的独享,也有共享的处理模块。

这些年,汽车座舱被高通和Tier1打磨后达到的最高境界之一,便是成熟的虚拟化分配机制——

譬如,如果电脑有2个核,1个核分给智驾,1核用来微信聊天,两者可以相互隔离,互不打扰。

“座舱是一个触发性系统,当你不按某个按钮时,多数应用处于不占用状态。所以,两边可以分享剩余的部分。”

因此,从集成难度看,趋于固定的L2与L2+部分应用,传感器配置、算法、性能边界都已相对清晰化,与座舱体系融合的可能性极大。

一个关于“舱驾一体”的认知谬误

需要注意的是,芯片产品通常被汽车产业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车规。

从近半年来就能感受到,为了追求便宜,主机厂开始使用消费级芯片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这也是如今有不少安防和手机芯片厂商涌入汽车产业的前提——

只对控制器做车规测试,芯片本身没过车规。那么涉及到安全的智驾功能就会变得风险极大。

实际上,所有汽车零部件不仅要过AEC-Q测试,制造工艺也有车规级产线的要求:

汽车工艺对线宽有约束,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频率;

而消费类处理器则可以把频率跑得很高,但温度范围等指标更窄,往往需要通过筛片满足条件。

这便是当时高通想做进汽车市场也必须要搞定车规的原因之一。

“这块成本没法省掉。我们选车规级工艺和IP,相信最终能够触达到的主机厂客户范围也会大很多。”

03

无限挑战

如果让座舱只带飞泊车,那么集成几乎没有太多障碍。

但是,中低阶舱驾一定会涉及行车,这就必须获得主机厂智驾团队的认可:

除了横纵向的功能体验,还要过C-NCAP,也要经历AEB相关功能的大量测试。

因此,中低阶舱驾的真正难度,大家均心知肚明:

两个控制器,两个团队。

每个团队都可定义自己的产品形态,也有自己的定点权力。如果要挨个说服两个团队,单从外力角度,撮合成功率几乎为零。

此外,座舱Tier1也要同时承担整体舱驾系统的集成工作:

“无论是安卓卡顿,DMS异常,还是前视的bug,都会反馈到座舱这里。这需要强大的统筹能力和对舱驾系统的充分理解。”

一个关于“舱驾一体”的认知谬误

需要注意的是,黑芝麻在这枚舱驾SoC上也集成了车载数据交换单元,用来应对未来的“万兆以太网骨干网络”大趋势。

但现实是,大部分低端车型仍然采用了古老落后的CAN网关。因此,如果要升级到高带宽以太网,那么也需要把整车架构团队拉进来。

“我们当然希望SoC的每个部分都能被充分利用。

但另一个角度,它可以被用到座舱,也能用于智驾,当然也能全部用于中央车载数据计算和管理。”

很显然,这对于卖货是极为有利的。

04

写在最后:

跟毫米波雷达的发展史一样,不同层级的智驾功能正在缓慢下沉和扩散。

L2沉至15万以内。特别是三四年前还算时髦的Mobileye EQ4,如今已经在国产车的15万车型上成为标配;

而高速NOA,即便每家的能力边界仍各不相同,但如LCC这般已是非常普遍的功能了。

“高速应用的体验已开始得到市场的接受,技术路线和功能性能基本固定,正在快速收敛。

下沉至20万甚至15万以内,是个大势。”

所以,这对于数量总体不减反增的智驾Tier1和中高算力芯片厂商来说,并不是个好现象。

因此,才需要与座舱开辟一条双行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