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NO.277 对市场经济的思考计划经济

NO.277 对市场经济的思考计划经济

题引:市场经济完美吗?当然不完美,但是历史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市场经济好过计划经济,当今所有的发达国家奉行的都是市场经济,没有任何一个非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

苏联、东欧国家,以及改革开放之前的我们,都用无数残酷的事实证明了计划经济存在巨大的短板,尽管市场经济有时也会出现问题,例如周期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但计划经济出问题带来的可不是经济危机那么简单。



▲ 苏联/俄罗斯是计划经济的最大受害者,如今的俄罗斯经济说是市场经济,但其实是中央集权下的一种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混合体系。这种体系之所以能够存在,是为了迎合以普京为首的统治阶层掌握国家权力的需要。

网络上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分析和定论非常多,数以万计的专家经过对过往无数案例的分析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分析总结。

什么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本质上就是举国体制的一种在经济领域的展现,这套经济的底层逻辑有两个:

一,打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形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良好互动。最终生成了足以推动全社会发展进步的能量,这就是最基础也是最起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但是计划经济的首要逻辑并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再为经济基础保驾护航,要的是经济基础从属于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在经济领域的力量投射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国企或者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和国企掌握了经济命脉和关键节点,最终形成了对整体经济的掌控。

这时上层建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经济基础进行调整,进而形成了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为上层建筑服务的格局。

但问题在于从历史发展来看,都是经济或者说是生产力的进步改变了整个社会秩序和国家格局,很少有政治的变化带动人类历史的进步。

或许有人会说清政府灭亡,以一种更加先进的民主共和取而代之有力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这不就是政治变革推动社会发展吗?

淮河雨必须要提醒有这样观点的朋友,清朝末年社会发展已经到了10层楼,清政府体制只到5层,是清政府的政体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后被历史抛弃。

民国取代清廷当然是历史的进步,但这个进步是以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托、为基础,是被迫进行的进步,而不是政治体制自身的更新迭代。



▲ 计划经济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调了个位置,这是计划经济失败的最大根源,经济发展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第一作用力,没有经济需求就没有科技进步,没有科技进步就没有历史的前进,这就是为什么经济会被称之为基础。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

淮河雨之所以说计划经济是举国体制在经济领域的展现,主要在于计划是没有办法覆盖所有的变化,只能进行重点投资。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是一句小学生都熟悉的民间俗语,但如果摆在面前的是一个落后且生产力低下的国家,那么资源就很难像撒胡椒盐一样,必须得有所侧重。

因此需要国家出面进行资源整合,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在一些重点领域,由于对另一个阶级天然的不信任,以及对本阶级打天下功臣的补偿。

很多对经济发展一窍不通的人开始了主管企业的历程,而为了防止一窍不通的人能够在搞的一塌糊涂之后继续保住位子,国企应运而生。

落后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起配套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工业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其关键一环。

而之所以在初始阶段出现那么多骇人听闻的事件,关键原因也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旦过程出现波折带来的损失是空前的,投得多可能带来效果也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是这些是不能轻易谈论的,因为国企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主体,而是上层建筑在经济领域的投射,因此国企及其掌门人不是企业家,背后复杂的政治因素让市场根本不能像批评普通的市场主体那样来对待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国企。



▲ 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要靠计划经济才能搞起来,因为市场经济是逐利的,资源是分散的,且是私人的,市场经济转化为计划经济的过程充满暴力和血腥,原因就在这里。

很多人有一种观点,在一些民生保障性的产业上是不能交给市场的,因为靠国家能得到基本的保障,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跟多年来市场资本不佳的印象有关系。

但淮河雨非常遗憾的说,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淮河雨以为过去市场和资本之所以表现不佳是因为我们的经济体系就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

我们的经济是糅合了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以政治权力为纽带充分渗透,最终形成的混合经济体系。

这种不充分的市场经济体系带来了两个后果:

1,市场和资本没有办法离开权力将市场竞争机制的优势扩展到最大,而且这种体系下市场和资本甚至要依存于权力,所谓的资本和权力狼狈为奸就是这么来的。

2,整个经济链条存在大量的“黑洞”,这些黑洞是不受监管的,这些市场竞争机制无法覆盖的地方滋生了巨量的贪污腐败事件。



▲ 上海疫情期间的物资倒卖事件发生的根源就在于整个爱心链条存在大量的不透明,爱心企业只能将物资送到对口的单位手里,后面的所有安排全部是在“黑箱子”里操作。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上海疫情期间物资倒卖事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发国难财的令人发指的事件,本质上就是市场链条存在太多的“黑洞”

援助物资到达上海的时间,不对外公布,到达的数量只是官方发个通报就结束了,负责人是谁?不知道。

到达上海后如何分配?分配的节奏?分配的时间?分配负责人?分配的数量、种类等等所有的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暗箱操作的空间何其大,不发生腐败那才奇怪。

这就是现今经济体系带来的突出问题,依赖市场的高效率,但又不愿意放弃权力,最终甘蔗没有两头甜,市场经济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发生的一系列贪污事件反倒成为抹黑市场经济的工具和借口,这给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的,但淮河雨的观点依然是这不能成为取缔市场经济的理由。



▲ 市场经济下最重要的主体民营企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以马云为代表的企业家纷纷出国,大量知名度更低的企业家也在积极处理房产和企业,移民意愿强烈。

当前民企遭遇的困难是国家对经济发展方向的思考,到底是选择市场调节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还是选择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

目前来看口头上还是打算稳住市场经济,因此最近针对民企密集发声,另一方面则不断地实际操作收割民企的财富。

从大量的企业家移民就能够看出来,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已经被击溃。市场经济政策一旦收紧,那么就要早做打算。



▲ 一些大V非常喜欢带节奏。

结语:计划经济没有成功的先例,市场经济却有大把成功的案例,今天的物质财富的创造,第一功臣是市场经济。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