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由多位顶级富豪捧起来的银行,转头就把“衣食父母”给告了卢志强房地产泛海系民生银行招商银行

由多位顶级富豪捧起来的银行,转头就把“衣食父母”给告了卢志强房地产泛海系民生银行招商银行



犹记得2012年,民生银行与招商银行一时瑜亮。

然而十年过去,招商银行已经是万亿体量,而民生银行市值仅1500亿,二者早就无法同日而语。

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背后股东的实力。

众所周知,现在所有的大型银行都有着央企或国企背景,民生银行却是个例外。

通常,银行与背后的企业之间,会进行一些关联贷款和授信,股东实力强,这些关联贷款就有保障,股东实力弱,这些关联贷款日后就很危险。

而民生银行便属于后面的那一类。

股东实力弱,就容易出问题。就在春节前不久,民生银行公告了一则“家丑”——因为70亿元的借款,民生银行把副董事长卢志强顺带泛海集团给告了。

这事之所以值得一说,是因为民生银行与卢志强、泛海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

1995年,一个名为“泰山会”的神秘富豪圈子成立,以卢志强和柳传志为元老,集齐了冯仑、郭广昌、李彦宏、史玉柱等16名大佬成员。

仅仅一年后,在泰山会的协助下,卢志强参与发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便是民生银行。

换句话说,卢志强之于民生银行,如父如母。

那么双方为何会走到“反目”的地步?问题还得从卢志强与泛海集团身上找。

左手金融、右手地产,金融为地产输血,是许多地产公司的终极梦想,而泛海系便是这个梦想的集大成者。

卢志强的起家靠的是房地产,吃的是20世纪末的那波房改红利,按理说,在地产的黄金时期,光是这一块就足够让卢志强赚得盆满钵满,但他并不这么想,俗话说“靠钱近的人挣钱最多”,什么行业挣钱最多?当然是金融。

这也是卢志强当初成立民生银行的目的,有了银行,随后几年泛海系很快便集齐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和租赁等金融牌照,差不多市面上带“民生”两个字的都有泛海系的身影。

泛海买买买的钱,正是来自这个金融帝国。

尤其是民生银行,从成立开始就是出了名的泛海“提款机”, 后来民生银行被监管点名很多次,原因都是违规给房地产企业打钱。

而除了民生银行,泛海手上还有海通证券、民生保险、民生证券、民生信托、民生财富,家家都有钱,此前都在给泛海系输送弹药。

卢志强的资本运作手法其实非常一致,通过收购——质押融资,将上一次收购来的股权转手质押给金融机构,获得流动资金,再次收购,如此循环往复之间不断扩大自己的资金版图。

殊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借政策红利缔造起自己的商业体系,当政策发生改变时,庞大的金融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2017年6月,酝酿已久的银监会发文,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集团、复星在内数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对象很明确,多是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虽然未出现在媒体流传的名单上,但在海外投资方面,泛海系无疑属于“激进派”。

地产业务上,截至2018年光是在美国地产投入就达到31.14亿美元;金融业务则更为夸张,仅2016年的第四季度就有两笔合计近30亿美元的收购。

在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金融机构的输血越来越难,反过来则是监管重压之下回血的紧迫,还钱的压力一下子全甩到了泛海系的身上。

考验泛海系造血能力的时候到了,但这恰恰是泛海系最大的问题。

地产方面,花巨资投的海外项目,已开工的都寥寥无几,更别说现金回流;国内的开发项目也以写字楼、公寓和商业为主,住宅比例较小,很难像其他地产公司靠快速销售回笼资金。

根据年报,到2020年底的时候,泛海控股负债已合计高达1460.1亿元,其中短期借款182.65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92.57亿元,而货币资金仅193.88亿元,缺口巨大。

造血能力不够,只能甩卖资产来凑。先动手的是地产项目,紧接着摆上货架的,是泛海系优质的金融资产,首当其冲的便是民生银行的股权。

至于民生银行,或许早就迫不及待想摆脱泛海这个大累赘了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