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高端智库论道2023①丨2023年全球经济明显放缓 中国有望迎来复苏IMF货币政策经合组织通货膨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高端智库论道2023①丨2023年全球经济明显放缓 中国有望迎来复苏IMF货币政策经合组织通货膨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徐东良 朱贤强 贾卢魁 奚剑明 吕建中 闫勇

近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21家国际组织和机构发布了关于2022年和2023年的全球经济走势预测分析报告。受俄乌冲突、通胀高企、金融环境收紧和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各机构普遍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3%左右,并预测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在4.5%-5.0%区间,虽然好于发达经济体,但也认为我国经济仍面临消费和出口动能不足、房地产市场低迷等挑战。

国际组织和机构普遍
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世界银行等21家国际机构近期发布的国际经济报告显示,2022年、2023年两年全球经济将出现2001年以来的最低迷表现。
主要国际组织和机构认为,2022年、2023年两年全球经济将表现出“2001年以来最为疲弱的增长”。受国际能源价格飙升和新冠疫情对供给侧的影响,经济学人智库将2022年美国、欧盟的经济增速分别下调至2.3%、2.2%,并预计2022年、2023年两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降低至2.6%、1.7%。经合组织表示,世界经济正因乌克兰危机“付出高昂代价”,2022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停滞不前,预计2023年进一步放缓,增速由2.8%下调至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全球经济活动“普遍放缓”且“比预期更为严重”。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6.0%下降至2022年的3.2%,2023年将继续下降至2.7%。2022年、2023年两年全球经济将表现出“2001年以来最为疲弱的增长”,预计占全球经济总量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家“将在2022年或2023年发生经济萎缩”。经济学人智库研究认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将在2022年末或2023年初出现“技术性衰退”。
主要国际组织和机构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在4.4%-5.0%区间。经济学人智库认为,短期内我国经济仍将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困扰,预测2023年全年的经济增速为5.0%。经合组织近期将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值从2022年6月份的4.9%下调至4.7%,施罗德基金也从5.5%下调至5.0%。欧睿国际表示,2023年和未来更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将持续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生产增长率下降和劳动力供给下降的影响,预计2023年经济增长率为4.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1月预测2023年我国经济将增长5.2%,高出此前预测值0.8个百分点。

通胀飙升、货币政策收紧
使全球经济下行风险陡增


在俄乌冲突和大国竞争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地缘政治紧张、能源和粮食等商品短缺进一步推高通货膨胀水平,发达经济体为对抗通胀不得不持续收紧货币政策,各主要经济体都持续面临“异常巨大”的下行风险。
“40年来最高水平”的通胀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目前全球通胀已经处于“40年来的最高水平”,各国面临“生活成本危机”,预计2023年继续保持在6.5%的高位。价格和工资开始相互影响,形成“工资-价格螺旋上涨”走势,造成生产成本也大幅增加。经济学人智库认为,飙升的通胀正在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并损害商业信心。经合组织表示,全球通胀压力已经“超出了食品和能源领域”,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工资水平持续上升,企业面临高昂的能源、运输和劳动力成本。
发达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表示,为应对“超预期的”通货膨胀,西方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普遍收紧,这是导致全球经济放缓的“关键因素”。经济学人智库认为,西方主要央行都在“加倍努力”控制通胀,美联储2022年大幅加息并继续资产负债表的缩表进程,“即使欧元区进入衰退”欧央行也将继续加息,预计美国和欧元区的主要政策利率在2023年将分别达到3.75%和2.75%。这种“全球货币紧缩”将严重拖累经济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货币政策收紧带来的经济增长放缓和举债成本上升,将导致各国政府逐步陷入“债务困境”。
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带来的极端冲击是最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俄乌冲突的走势决定了“全球经济今后能否健康运行”,并认为“地缘政治分裂”可能进一步阻碍贸易和资本流动。经济学人智库预计,受俄乌冲突升级叠加中东(特别是伊朗)局势紧张、主权债务堆积等因素影响,极端冲击的风险或将集中在2023年出现。中美竞争加剧也为国际经济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表示,应该避免对一国过于依赖,但如果西方国家集体重构涉华产业链,将导致中国GDP长期损失1.49%,美国、德国和欧盟预计分别损失0.40%、0.55%、0.37%。

我国经济表现将好于
发达经济体


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通胀水平温和可控。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有望在2023年实现经济复苏但也面临房地产低迷、国内消费疲软和出口需求不足的挑战。
我国通胀形势相对平稳,有望在2023年迎来复苏。经合组织等机构认为,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通胀迅速抬升不同,我国的通胀水平较低且保持稳定,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仍处于低位。在全球经济减速的背景下,输入型通胀压力将有所减轻,未来我国通胀仍将保持整体可控。施罗德基金表示,我国核心通胀仍然维持在“约1%的极低水平”,在支持政策开始见效的情况下,2023年我国经济“有望迎来复苏”,这与新兴市场和欧洲等步入衰退的经济体形成鲜明对比。
房地产行业低迷仍然是我国经济复苏的最大挑战。施罗德基金表示,考虑到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和房地产危机对家庭信心的打击,房地产市场问题依然是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认为,2022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危机加剧”,如果继续恶化,可能会蔓延至银行系统,严重拖累我国经济增长。日本经济新闻对31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的调查显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是延缓我国经济复苏的最大影响因素,如果无法改善,就很难发挥财政政策和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作用。一旦泡沫破裂,我国经济将会硬着陆,中长期的复苏将变得“更加困难”。
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出口需求不足或拖累我国经济复苏。经合组织、毕马威等机构研究认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担忧抑制了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消费者信心也随着疫情反复持续疲软。外部需求放缓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人智库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认为,在传统航运旺季,集装箱运输成本却出现大幅下跌,显示出欧美对我国进口预期需求迅速下降。施罗德基金研究认为,随着欧美等主要市场步入衰退,2023年我国商品出口动能下降,为我国经济复苏带来较大挑战。
(作者单位:徐东良、朱贤强、贾卢魁、奚剑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吕建中、闫勇,中石油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张宇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