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1989年,老人在银行存了2千元,20年后应取9万,银行:只能给9千存款储户柜员骆先生收入证明中国农业银行

1989年,老人在银行存了2千元,20年后应取9万,银行:只能给9千存款储户柜员骆先生收入证明中国农业银行

2009年的某个中国农业银行的银行柜台,一名头戴黑色鸭舌帽,身穿黑色夹克,下巴微缩,腰背微微佝偻的老人来到银行取钱。

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了存折以及利息一览表。原来他在20年前存下了一笔2000块钱的定期存单。按照约定,现在他可以从银行取出9万元。笑容甜美可人的银行柜员受理了这位老人的要求,当这位年轻的员工拿到了老人手里的存单时,她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这张票据虽然印有中国农业银行的印章,但却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柜员小姐立刻拨通了所在支行领导的电话,从领导处证实了这笔存款业务的存在。但是银行方面却拒绝支付9万元现金。他们向老人表示,他们最多只能支付给老人9000块钱

手拿老旧定期存单的老人当场傻站在了原地。为什么20年前银行的承诺如今不能算数了呢?为什么他听从银行的建议购买了这笔存款业务,却没有得到他应得的东西?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而老人的这笔巨额存款又是怎么来的呢?

生活基金

老人姓骆,多年来一直家住河北省沧州市青县。1989年,那时的骆先生还很年轻。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也很快。当时骆先生所居住的地方附近刚好有一家中国农业银行,这家银行为了拉存款,推出了一项名叫生活基金的服务,鼓励大家存年限越长的定期存款。

为了方便大家对于年限和金额的回报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银行还贴心的推出了储蓄利息一览表。现在这张生活基金储蓄年限利息一览表依然被骆先生保存着。



这张表格的头部因为落后的油墨打印技术沾满了黑色的墨迹,表格的样式显得非常陈旧。不少字迹已经模糊,看不清楚,只能依稀看到,横着的表头是存储时间,竖着的表头是到期本息合计还有存入金额,存入金额则分为200元,300元,400元,500元,1000元五档信息。

虽然时代在变化,但是客户存款越多,存款年限越长,对于银行都是越有利的,因此银行一般都会用更高的利息去鼓励储户存更多的钱,放更久的时间。不同于现在的定期存款或银行理财最多在3%-5%之间浮动,1989年的存款利息高得吓人。

1989年这张年限为20年的定期存单利息到底有多吓人呢?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近两年销声匿迹的网贷平台通过许诺客户非常高的利息以此圈钱。这些网贷平台的利率一般在10%到20%之间。这已经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利息了。



我们以年化收益率16%为例,假如一个储户拥有100万存款,将这笔存款放在网贷平台,以16%的年化收益率计息,五年后它的资产将要翻倍达到两百万元。因此如果20年间持续按照16%计息,资产将会翻二的四次方也就是16倍。20年16倍已经很恐怖了,然而我们看看骆先生2000块钱20年间翻了45倍。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银行承诺的利息可能是20%以上或更多,那些频繁爆雷的网贷平台都不敢给这么高的利息,为什么1989年的银行敢承诺呢?

原来在那个经济制度不甚健全的年代,国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制度在不断的变革以及完善。通胀率也高得吓人。

现在的我们从国家统计局的年度数据上依然可以查询到当时的通货膨胀率,那时银行的普通存款利息都可能在15%以上。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无法想象的,可是在1989年那个时间点它就是真实存在的,也成为了那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骆先生一看自己的2000块钱,在20年后将要翻45倍,达到惊人的9万块钱。站在1989年这个时间点去看9万元钱,这个数字实在是太诱人了。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自行车,电视机,缝纫机是家庭三大件,1万块钱存款是一个家庭财富和身份的象征。9万块钱一笔巨款,更是让普通人家做梦都能笑醒了。

如果按照一个月50块钱工资来计算的话,一年12个月工资收入是600元,骆先生的这笔2000块钱相当于一个干部家庭三年多的收入,更何况这笔钱要用在日常家庭的吃喝开销上,更是存不下来多少。想要达到骆先生1989年拥有的存款数额,没个5~10年省吃俭用是不可能的,可见骆先生一家当时的家庭经济状况放眼全国范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有人也许会疑惑,一个干部职工家庭月收入也不过几十块钱工资,而这已经是相当体面的了。还有更多的没有什么文化的出卖体力的劳工,一个月可能只有几块钱。骆先生是怎么做到有2000块钱盈余呢?



原来那时骆先生家里正在经商,恰好赶上了好时候,大赚了一笔钱。然而所有生意都是一时的,不稳定是买卖的常态。骆先生拥有了这样一笔巨款,自然也担心钱来的快,去的也快。趁着现在手里有钱,骆先生就想着怎么让这笔钱最大限度的保值。

家里还有一个儿子,需要学费和生活费。银行这项生活基金的活动正中下怀,刚好这两千块钱他也不急着使用。一来怕自己做生意赔本,二来给儿子将来留一个好的保障。最后还可以抵抗通货膨胀,可谓一举多得了。

偶然想起

时光飞逝,2009年9月的一天,洛先生正在家里悠闲地看着电视。电视机上正在播放的场景是一个年轻人抱怨着不应该把钱存进银行。看到这个画面,骆先生不由的产生了疑惑。他心想年轻人手头有一笔钱,好好存银行有什么不对呢?不把钱放银行,难道还把现金放在家里?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他一个老头子实在是不能理解了。



疑惑产生的同时,骆先生的脑子里电光火石。他突然想起提到存款,自己好像还真的有一笔钱,而且年限还特别的长。但是那笔存单给他放到哪里去了呢?骆先生年纪大了,记性也变差了,找东西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为了找到这笔20年前的定期存单,他绞尽脑汁,费了一番功夫,也花了不少时间,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终于一拍脑门,在一个压箱底的地方翻找到了这张大额定期存单。

骆先生喜出望外,这笔钱能够兑换成9万元现金。虽然如今也算不上什么大钱,但好歹能够贴补家用了。

来到中国农业银行,他看到柜员小姐迷惑的眼神,心情顿时沉到了谷底。他紧张地等待着柜员打给领导的请示电话。当骆先生听说自己的这笔存款业务得到了银行证实的时候,失而复得的心情又笼罩了他。但这种快慰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银行领导很快告知他,9万块钱是不能兑现的。原因是现行的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中对于存款年限和利息都加以限制。当年的规定,已经无法适配现在的情形了。



2009年的央行关于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和年限的规定是这样说的:人民币的定期存款年限最高是五年,而人民币的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不得超过3.6%。按照现行规定,所属支行领导表示无法兑换骆先生的20年定期存单。如果骆先生一定要拿走属于他的这笔钱的话,银行最多只能按照五年期3.6%的利息付给骆先生9000块钱。

听到中国农业银行支行工作人员的这番说辞,骆先生只觉得自己血压都升高了不少。他很生气,当场质问道: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家四大行之一,历史悠久规模也大,应该是老百姓值得信赖的好银行才对。信赖的前提是过去做出的承诺,不管过了多久都应该说到做到呀。

20年的时间,银行工作人员和领导换了,规定也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改变,但这都不应该成为银行拒不兑现承诺的理由。当年的承诺如果无法兑现的话,还有谁敢放心在银行存钱呢?



自己白纸黑字,盖有农业银行印章的单据和利息一览表都不做数了吗?

骆先生并不是唯一一个被这笔生活基金业务坑害的顾客。与他同一个城市的胡女士也吃过这个亏。1989年,胡女士的父亲存入了600块钱,这是父亲当时辛辛苦苦攒了一年半的积蓄,预计20年后可以取出两万多块钱。

我们都知道银行的定期存款业务如果不是到期取出的,都会立刻从定期存款的利息转为活期利息,而活期利息低得吓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就算中间遇到了很大的开销困难,大家普遍也会咬咬牙,东拼西凑撑过那段时间。胡女士的父亲也是这样做的。谁能想到20年后银行竟然不认账了,差点没把她父亲气得当场昏厥。

在这个不算大城市的地方,同病相怜的两家人很快知晓了彼此的存在。他们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向青县支行讨一个说法。



银行工作人员一看两家同时上门了,也十分为难。他们只能向两家人承诺将这一笔为期20年的定期存款拆分成四个五年期限的定期存款,按照3.6%的年化收益率计息。骆先生可以拿到9000元钱,胡女士的父亲可以拿到2000元。

与1989年的承诺的相比,两家拿到的收益都缩水成了1/10,两家一合计不能就这么算了,于是协商不欢而散,事情拖了一年多都没有得到解决。

既然和平协商无法解决,两家人在苦等了一年多以后,将这家农业银行支行告上了法院。

青县法院认同了1989年这笔合同的法律效力,但法院依旧判决支持银行兑付的本金及利息。这样的判决结果,两家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于是他们向沧州市中级法院上诉。



有媒体实地探访了这家青县支行。银行工作人员表现得也很无奈,他们声称也想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毕竟口碑这个东西砸掉了,对他们的名声不好。可无奈央行的规定就是如此,他们如果违背央行的规定,对上级部门也无法交代啊。

事实上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存款规定理论上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范畴,应当只适用于各大金融机构。

有趣的是,这份递交到沧州市中级法院的诉状到底是如何了结的?骆先生和胡女士到底胜诉了没有?银行到底支付给了两家人多少钱呢?媒体上再也没有公开信息了。

而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的这家中国农业银行支行到了今天,经营状态竟然已经显示为注销了。不知是因为城市化进程导致农村人口萎缩不再需要业务机构了,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这家坐落于青县104号国道东边的农业银行支行就此销声匿迹,公开信息显示它成立于1980年10月1号,在这家支行成立九年之后,他推出的生活基金业务大受普通老百姓欢迎,业务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很多像骆先生这样的老百姓,当年也收集了不少存款,出色的完成了当年的业绩指标。谁也不会预料到20年后竟会引发这样多的纠纷,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

在那个人们工资普遍只有几十块钱一个月的时代,2000元钱实在是一笔巨款了,按说经过20年大幅的通货膨胀,拿到90万元可能都不为过。谁能想到存在银行竟然只能兑出9000块钱。远远比不上通货膨胀,骆先生可以说是非常吃亏了。

骆先生和胡女士的遭遇也启示我们,咱们普通老百姓也是要具备一些理财知识的。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应当多多学习国家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



只是把钱存进银行是无法成为保险箱的,要知道现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为了刺激居民消费,甚至会将存款利息调整为负利率。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负利率这一趋势是板上钉钉的,到那时普通老百姓的钱又将何处安放呢?把钱放进银行看起来是一个十分稳妥的做法。长远来看,这可能意味着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损失。

可能有人会问,我也想让当前的资产保值啊,可是到底怎样做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从1997年的房改到两千年的互联网浪潮,再到如今的虚拟货币和互联网直播,机会一直存在。时代在变化,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接纳和吸收,才能在一波又一波的财富浪潮中做一个弄潮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