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超越广州成“中国第四城”,重庆的一个野心藏不住了

超越广州成“中国第四城”,重庆的一个野心藏不住了

相比上海的特斯拉、合肥的蔚来、广州的小鹏、深圳的比亚迪等,重庆汽车业被诟病缺少一张王牌。

重庆、广州的GDP中国第四城之争由来已久。

几年来,两地GDP“咬”得很紧,2019年两地GDP仅相差23亿元。

2022年,重庆略胜一筹,以290.03亿元的差距取胜

有人急了,广东省会城市GDP,怎么就低于西南大市了?

这会儿,笔者要为广州喊个“冤”。

要知道,重庆面积超过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广东,9个广州那么大。

其次,广州的人均GDP,并不低于重庆。

最重要的是,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城市,在三级税制中做出牺牲,财政留存比例几乎是同类城市中最低的。

有说法是,广东(除深圳等计划单列市外)各市,实行三级财政,除上缴国家外,各市需要上缴约1/4的财政给省里,省里通过省级财政转移,大力帮扶粤东西北落后地区发展。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当家大哥”,广州赚得多,但花得也多,需要帮补各个“小弟”。

在2019年,民间便有声音指出:长久下去,广州财政改善基础设施力度、扶持产业力度不足,将导致广州在与深圳、重庆、天津、成都等财政富余度更大的城市竞争中,处于下风。

如今,一语成谶。

所以,通过GDP便得出“广州弱于重庆”的结论,实在是太过片面。

不过,重庆经济向好,是个不争的事实。

其中,汽车行业功不可没。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重庆的制造业发展迅速,一条上下游产业链,贯通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环节。

一座新能源之城,正在中国西部逐渐壮大。

汽车工业之城阵痛

2018年,是重庆汽车业遭遇伤痛的一年。

当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7.3%。

在重庆的支柱产业中,汽车工业是唯一出现负增长的行业

与之而来的,是产量断崖式下降。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8年重庆市汽车产量为172.69万辆,同比下降37.16%,产量近乎腰斩。

▲2018年重庆市汽车产量逐月下降,图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

要知道,重庆曾被称为造车之城。2014年巅峰时期,重庆以260万辆的产量,是全国第一。

早在2009年,重庆本土品牌长安,成为中国首个产销过百万的中国车企,与重庆在汽车市场发光发热。

不曾想,2018年,长安汽车净利润暴跌九成。一众车企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彻底慌了。

原因很简单,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迅速崛起,各地打响了新能源造车之战。作为传统油车的聚集地,重庆落后太多太多

摆在重庆汽车行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前进,要么陨落。

重庆不是没想过要转型,只是,船大难掉头。

以国际汽车巨头丰田为例,以油车为主打产品的丰田,牵涉全球若干个供应商。例如油车的核心发动机、变速箱厂家,日本电装公司和爱信精机属于丰田所有。一旦突然转型,这些供应商们,将陷入危机。

重庆也是如此,重庆不仅有整车生产品牌,更有若干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要顾及。

引入新玩家

意识到危机逼近,官方率先在2018年、2019年出台若干文件,引导当地企业进行新能源产业转型。

还提出目标,“2022年,重庆将年产新能源汽车约4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约120万辆,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基地。”

有着汽车产业工业基础的重庆,做到这一步其实不难。

看如今的经济数据,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达36.9万辆,已接近当年定下的目标

重庆如何做到快速转型?这样的经验值得每一个产业、每一座城市学习。

▲去年重庆新能源车销量增幅领跑全国,图片来自上游新闻。

首先,地方倾囊相授,地方产业基金以及国资企业开始积极为企业输血。

例如,2019年5月,新特汽车所完成的B轮融资,就由重庆长寿区相关产业基金领投,多家机构跟投;2020年4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及两江新区管委会将指定主体或基金共同成立SPV(特殊目的公司),由SPV向金康新能源投资20亿元;2021年底,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联合体身份,共同出资接盘力帆……

当然,一味砸钱,并不是最终办法,关键还是要开辟新的资金流入口。

于是,重庆引入新势力玩家

这就不得不提到赛力斯,它被称为重庆第一民营车企,与华为合作,生产了问界汽车。

没错,就是那个销量一度超越蔚来、小鹏,挤进造车新势力前三的问界汽车。

改革开放后,渝安集团在重庆巴县成立,那时,它是还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生产汽车座椅弹簧。

不甘于成为一家材料供应商的创始人张兴海,在2000年前后,与东风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东风小康公司,升级为整车制造业务。

2018年,是赛力斯汽车的重要转折点。当年9月,工信部批准赛力斯汽车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赛力斯汽车成为第9家获得发改委、工信部“双资质认证”车企。

2021年12月,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跨界携手,推出问界。

华为为什么会看上赛力斯?

赛力斯是业内为数不多的、掌握核心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企业之一,拥有造车经验和整车实力,以纯电驱智能平台(DE-i)为核心,落地纯电、增程等多技术路径的新能源整车解决方案。华为则能为赛力斯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及销售渠道。

当然,不仅是车企与华为间的合作,而是一种城市与企业的合作,为重庆带来财富、人才、商机

这要追述到2018年,作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前身之一)的校友的任正非亲自出席,与重庆签署了签约全面战略合作。此后,华为在重庆落地了华为智能驾驶研发团队、新能源汽车设计研究院等。

2023年1月30日,也就是正月初九,重庆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宣布将携手打造智能网联电动汽车产业链和生态,重点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4方面开展合作。

对重庆而言,另一张王牌是长安汽车,它的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均设于重庆。

它曾是合资品牌最多的车企,先后携手福特、铃木、马自达、沃尔沃、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等跨国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旗下曾拥有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铃木、长安标致雪铁龙(已出售)等多个合资品牌。

只可惜,这一知名品牌,在2018年至2020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三年,总亏损金额超过100亿元。

好在,长安找上了华为、宁德时代,玩的依然是“合资车”的路子。

2021年,三家联手成立了高端品牌阿维塔。此后,长安汽车的股价坐上“过山车”,市值曾在4个月内翻倍,但不久后跌回原形。

另外,吉利、理想等头部玩家,也在重庆设点,包括吉利科技西部总部落户两江新区、理想汽车第三工厂落户重庆。

还有一只“拦路虎”

造车行业对重庆很看重,沈亚楠曾说重庆是“理想的第二故乡”。

有段时间,特斯拉高管团队密集到访重庆,外界传言,中国第二个超级工厂将落户重庆

外界猜测并非没有依据。

首先,在土地、人口、用电等资源上,重庆相比其他城市,极具竞争力。此外,重庆还能享受到西部大开发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另外,重庆的新能源市场依然广阔。2022年重庆市场零售累计销量达39.5万辆,新能源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1.5万辆,同比增长79.9%,占比达29%,“领跑”全国。

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重庆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2021年,重庆市的汽车产量排行全国第五位,实力超越了大部分省市,注意,包含广西、安徽、北京、河北等大省,是名副其实的汽车强区。

▲各省市汽车产量排名,图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

目前,重庆拥有近千家零部件企业,据重庆日报,重庆传统燃油车的本地化配套率达到70%。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重庆两江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本地配套率达40%、国产化率约90%。

汽车内外饰、汽车底盘、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配套市场环节等,这些都是重庆在燃油车时代留下的优势产业。

只可惜,重庆有一个“弱点”。

它曾提出目标,到2025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三电”本地化配套率要超过50%。

在重庆2023年1月举行的提案办理会上,有代表直言重庆本土对“三电”等关键零部件开发不足。目前,本地化配套率仅30%。这是重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拦路虎”之一。

所谓“三电”,分为“大三电”和“小三电”,大三电指电机、电控、电池,小三电指DC/DC转换器、车载充电机、高压配电盒。

▲汽车的“三电”系统。

从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构成看,三电系统占整车成本约50%。因此,重庆要发展新能源,势必离不开“三电”。

不过,重庆并不是毫无准备。比亚迪的另一个王牌刀片电池,就诞生于重庆,这个电池能量密度将比传统铁锂电池提升50%,安全性大幅提升。

早在2019年2月,重庆弗迪电池工厂正式开工。2020年3月刀片电池正式推出,仅用时一年的时间。

赣锋锂业是重庆的重要合作方。2022年7月,在赣锋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赣锋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及先进电池研究院项目”宣布正式开工,规划形成10GWh的电池产能以及10GWh的Pack项目。

当时,重庆市政府高层,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都为这个项目出席站台。

孚能科技与吉利科技集团合资建设的第二个动力电池项目,落地重庆涪陵项,项目规划产能为12GWh,建设周期约24个月,预计于2023年底投入试生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