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恒大物业134亿元资金被划扣 调查结果:内控存问题,将用资产抵债融资担保方恒大集团资产接管人

恒大物业134亿元资金被划扣 调查结果:内控存问题,将用资产抵债融资担保方恒大集团资产接管人

2月15日,中国恒大集团和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了关于恒大物业约134亿元的存款质押被强制执行一事的独立委员会独立调查结果。偿还方案主要通过集团转让资产予恒发物业抵销相关款项。公司股份也将继续暂停买卖。


公告中介绍,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8月2日期间,恒大物业的6家附属公司金碧物业、金碧恒盈、金碧华府、恒大恒康、金碧世家、金碧恒康,通过8家中国境内商业银行,为多家第三方公司(作为被担保方)融资提供该质押,相关的资金通过部分被担保方及多家通道公司(扣除费用后)划转至恒大集团。

总体而言,自2021年9月至12月期间,因质押担保期限届满,触发质权实现条件,被银行强制执行的恒大物业附属公司存单质押的总计价值为134亿元人民币。

对于质押的背景和原因,公告中称,2020年12月中至下旬,基于集团的资金需求,提出开展一个专项融资业务,具体方案为利用附属公司对外做质押,为第三方向银行申请融资提供担保,第三方融资所获取资金投入到集团,以支付在2021年2月的负债或应付款。该质押的目的是继续利用专项融资业务,为集团的其他营运及财务需要获得资金,包括支付在2021年不同时间点到期的负债及应付款。

公告中披露,涉及的质押人员包括公司时任执行董事夏海钧和潘大荣,以及公司及恒大地产时任执行总裁柯鹏参与了该质押的相关安排。鉴于此,董事会决议并要求他们辞职。经调查后,独立委员会不建议恢复三人的原有职位。

独立调查委员会认为,该质押事件的发生反映出恒大集团存在潜在的内控问题,其中包括:公司时任的某些董事所作所为并不符合公司对其董事的预期标准,因为该质押涉及公司层面的高管或执行董事促使一家上市附属公司违反香港上市规则的披露和合规义务。

公司雇员在促成该质押安排处理内部审批时所表现出的服从性,显示需要更多有关一般合规要求的培训,使得妥当的审核程序得以进行;附属公司层面的一些批准交易者严重依赖内部项目负责人。在寻求批准之前对拟进行交易承担所有必要的合规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雇员在访谈时提到,即使交易事项违反了正常程序,他们并没有角色去质疑集团高管所了解和推动的事项。

恒大物业和集团公用处所保管公司印章,以及使用相互连通并有重叠的用印审批系统,使得恒大物业附属公司的公司印章有可能在获得公司或恒大地产的高管批准,但未得恒大物业管理层批准的情况下,被使用。

公告中显示,补救措施为,公司正与恒大物业商讨偿还该质押所涉及款项的方案,方案主要通过集团转让资产予恒发物业抵销相关款项。在有关偿还方案落实后,公司将发出进一步公告。

公司股份由2022年3月21日上午9时在联交所停止买卖,公司股份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田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