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金融“作”谈荟】王安桅:厚如砖头的钞票,似乎能把人敲成脑震荡外币外汇收入证明

【金融“作”谈荟】王安桅:厚如砖头的钞票,似乎能把人敲成脑震荡外币外汇收入证明

文│单灵逸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值浦东开发开放大环境,金融成为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人们对银行也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工行上海分行邀请了五十多位沪上赫赫有名的作家,写写他们与银行的故事,并出版《作家与银行》一书。作家们作为普通市民谈他们眼中的银行,谈他们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分享他们与银行之间有趣的故事,时值今日,读起来依然津津有味。为了让广大读者一同欣赏这些名家故事,我们特辟【金融“作”谈荟】栏目,邀您与我们一起温“故”知新。


作者:王安桅

自由撰稿人

曾任上海艺术博览会宣传部主任、新闻发言人。

同样是存钱,我比较喜欢去银行,不太选择邮政储蓄,因为将钱存进邮局,我始终有种邮递员会将我的钱投寄到我不知方向的天涯海角上去的感觉,心里不太踏实。而到了银行,不仅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钱而走到一起来了”的彼此敬重的心态,还能深感,银行大门朝天开,存折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嫌贫爱富,除了乞丐银行不太欢迎外,人人均都可以成为银行大厅中沙发上的客人。而且还能看看平时不太能看到的那一叠叠厚如砖头、能把人敲成脑震荡的钱,尽管那些钱中绝大一部分跟我浑身不搭界,但看看心里就是适意。

有段时间我工作没着落,曾萌发过去做换外币的“打桩模子”的念头,这样就可以整天站在银行门口,与所喜欢的银行“唇齿相依”一番了,此事后来因为我只认得人民币而不认得外币而半途流产了。有人问我,既然那么喜欢银行,为何不进银行做事,我说我这人太功利,那么多的钱被我摸过点过再流到别人手上,不禁有种失恋般的痛苦煎熬,尽管失去后仍再能拥有,但毕竟是“奶妈抱孩子——人家的”,罢了罢了。


如今银行距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我家前弄堂口有一家,后弄堂口又新开一家,比派出所离得还近。现在每个新建的居住小区只听说煤气、医院、电话、菜场跟不上趟,缺少配套供应的,可我没听说附近缺少银行的,真是人民银行爱人民,鱼水之情不可分。不像过去,银行少得跟配给供应的麻油那样,汤面上只有零星几点,且服务也一塌糊涂。记得有一回父亲有笔钱到期,说带我去转存一下,取出后的利息请我到新雅粤菜馆大补一顿。二人兴冲冲地奔到外滩银行,但已经找不到办理这张存单业务的柜台了,打听后说是已并入另一家银行内,我和父亲又赶往那家银行,不料途中又下起了大雨。淋着雨赶到那,谁知铁门紧闭,上挂一木牌,上书:断电,停止营业一天。气得我和老爸食肠寸断,回家后泡饭也吃不下。

现在银行不仅近,而且和慈母一样,我没事也喜欢投入她的怀抱。我以前家里没装空调前,常常带来访的客人去银行的大厅,边孵冷气边聊天,很实惠的。有一回带个男孩去,他说他也常来银行,我逗他说是不是你们家人民币都存满了,他马上哭穷,说他们家人民币一分钱都没有的……憋了半天,他说了一句,但是……但是都换成美金了……

很多人都喜欢美金,但我总觉得它有些没有人民只有币的感觉,不如咱人民币来得亲切、平民化。我曾去过新加坡的银行,觉得咱们的银行各种服务水准不在他们之下,唯一不一样或说不平等的就是:新加坡币、美金在咱们这银行可以自由兑换,咱人民币去人家银行兑换却说不管,这就觉着气人了。

啥时咱们的银行能将这轨给接上,我就建议搞这么一句广告词,向全世界的老外们宣传去,叫:银行最近,人民币最亲。届时让外国的银行门口也站满“打桩模子”,炒的都是最吃香的人民币,而对美金却说一声:No。

咱们中国人,先从自己做起。

本文刊于1996年出版的《作家与银行》


王老师对银行门口的“打桩模子”印象深刻 。“打桩模子”其实就是一个个如桩子般伫立街头的黄牛,靠倒卖来赚钱,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跟在你身后“外汇有伐?外汇有伐?”

如今,随着中国外汇市场的日益成熟,市民兑换外币也越来越便捷。最为常见的兑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带好证件到银行柜台办理,另一种是在网上银行或者手机银行自行进行结售汇操作。在此,小编还要友情提示一下, 目前每人每自然年度的兑换额度是等值五万美金,超过这个额度可就兑换不了。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