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库 > “碳中和”主题升温 机构聚焦新能源产业链氢能光伏国家能源局

“碳中和”主题升温 机构聚焦新能源产业链氢能光伏国家能源局

本报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广州 北京报道

2023年以来,多只碳中和主题基金密集成立。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统计,自2023年1月1日至2月14日,共计有三只碳中和基金成立(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分别是英大碳中和混合基金、华安碳中和混合基金以及格林碳中和主题混合基金。与此同时,2023年以来,全市场共有五只碳中和主题基金公开发行募集,分别为富国碳中和混合基金、财通碳中和混合基金、易方达碳中和混合基金、嘉实碳中和混合基金以及鹏华碳中和混合基金。从碳中和主题基金的发行频率来看,基金公司积极布局的意愿较高。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基金公司积极布局碳中和主题基金或有两个原因。首先,碳中和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且已经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行业获得政策支持,大众投资者认可度高。另外,碳中和主题蕴含诸多投资机会,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以及钢铁、煤炭行业的转型机遇等都可能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

能源行业是突破口

具体到细分领域,碳中和主题不仅包含如钢铁、石化、建材、农牧业等传统行业的低碳化转型,还涵盖了低碳新兴产业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车、氢能、环保装备等行业以及相关产业链。

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基金经理邢军亮在2022年四季报中指出,“碳中和”势在必行,能源行业是突破口。发电及供热是我国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来源,约占到总排放量的一半,能源电力行业控排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从能源变革角度来看,风光是未来电力生产侧主力军,逐步迈向存量替代阶段;电网侧方面,碳中和转型支撑,助力能源结构转型;用电侧方面,车辆全面电动化,推进碳中和。

据格上富信产品经理张怀若介绍,从可预见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性来看,光伏和风力发电将会是未来几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量的主力。储能的作用就是把能力存储起来,削峰填谷。燃油车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因此,发展新能源车来替代传统的燃油车,是减排温室气体、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从需求端来看,实现碳中和远景,主要是通过“节能”和“减排”两个方面。“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氢能,《‘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氢能及储能设立为未来产业。氢能可以在多个方面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张怀若说。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经理陆彬表示,碳中和概念主要分成了三条线:与能源电力相关的行业、周期制造行业的龙头公司以及科技环保公司。

第一,与能源电力相关的行业。无论是光伏、风、核电的新能源发电,还是新能源的应用;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储能;以及新能源的电力传输,整个行业都会发生质和量的改变。

第二,周期制造行业龙头公司。经济要发展,同时要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些行业的进入门槛可能会大幅提高。周期制造行业龙头公司的盈利中枢稳定性和估值中枢都会大幅上移。

第三,科技环保公司,或者说环保科技公司。现在这类企业可能大部分都还在实验室以及一级市场中。“这些企业如果能通过技术的进步、设备的研发以及工艺的改进,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带来大幅的碳排放下降,它们将有可能成为新时代的超级成长股。”陆彬分析。

新旧能源相互辉映

随着权益市场的回暖,碳中和主题基金业绩也随之反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2月15日,全市场109只碳中和主题基金,只有两只年内收益为负,151只碳中和主题基金平均收益为5.9%。其中,天治低碳经济基金以16.51%的收益率位列第一,南方碳中和基金A份额和C份额位列第二和第三,收益率分别为14.53%和14.48%。

从中长期来看,碳中和主题基金亦收益不菲。就最近三年业绩表现来看,易方达环保主题基金、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基金A份额、中海环保新能源基金表现居前,最近三年收益分别为142.2%、122.3%和116.19%。此外,嘉实环保低碳基金、华安低碳生活基金A份额以及富国低碳新经济基金A份额最近三年表现也较出色。

从基金经理选股来看,剔除少数风格漂移的碳中和主题基金,聚焦于这一领域进行布局的基金主要青睐新能源行业个股,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均位列数只低碳环保基金前十大重仓股。

因为较早看到了包括光伏、新能源汽车在内整个新能源产业爆发的机会,并通过对基本面、盈利(预期)和估值的比较,陆彬判断,新能源产业是当时市场上风险溢价较高的投资机会之一。

早在2019年,陆彬就开始在市场底部区域进行布局。基于对行业基本面的深刻理解,在过去3年行业整体爆发的环境下,陆彬根据市场情况,并结合基本面和估值的变化,不断调整所投资的细分行业,比如2019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2021年的上游资源、2022年的光伏等等。

嘉实基金指出,为实现“双碳”目标,必然要求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使用电气化、智能化,这让新能源产业链成为时代风口。同时,从产业升级变迁趋势看,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正逐步向以电动智能汽车为代表的高端产业转变。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7年领跑世界,年新增产量占到全球半壁江山。2022年6月,新能源车零售近50万辆,再创新高。

嘉实基金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甚至有望超过70%。这一判断背后既有“双碳”目标这一战略蓝图,又有经济动能新转向。在众多利好驱动下,与新能源相关的公募产品也备受关注。“我们看好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成长股的原因是,我们要找到这个时代的核心资产,同时不能回避重要的产业趋势。”嘉实基金有关人士强调,对新能源这类新兴产业,主要是对产业趋势的判断,在起点买入,在尾声卖出。但现在,新能源的趋势才刚刚开始。

在“双碳”背景下,碳中和各产业部门也都将迎来各自的发展机遇。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介绍,在细分领域中,传统行业转型与新兴行业逐渐成熟如果能够相结合,或可以迎来较好的机遇,比如在能源碳中和化中,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可能会得到发展。此外,工业制造去碳化中,新型材料、建筑环保等行业也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嘉实基金则表示,在碳中和主题下,新旧能源相互辉映,可持续发展中蕴含着广阔的投资机会,他们重点关注以智能电动车、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以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以工业金属和造纸建材为主的周期制造板块,以及大健康等四大方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